互联网金融产品规模如何评估_互联网金融产品规模多大算头部

新网编辑 8 0

什么是“规模”?先把概念说清楚

在互联网金融语境里,“规模”通常指存量余额、日均交易笔数、注册用户数、资产管理规模(AUM)四个维度。不同赛道侧重点不同: - 消费信贷类看贷款余额 - 支付类看日均交易额(TPV) - 理财类看AUM - 保险科技看年化保费(APE)


行业公开口径:头部、腰部、尾部怎么划?

根据零壹智库、艾瑞、易观三大机构最新发布的《中国互联网金融竞争力报告》,划分标准如下:

互联网金融产品规模如何评估_互联网金融产品规模多大算头部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头部:单一维度规模≥1000亿元,或注册用户数≥1亿
  • 腰部:单一维度规模100亿–1000亿元,或注册用户数1000万–1亿
  • 尾部:单一维度规模<100亿元,或注册用户数<1000万

注意:平台若同时满足两个维度,可直接晋级。例如某理财平台AUM 800亿元但用户数1.2亿,仍算头部。


如何自己估算一款产品的真实规模?

方法一:从App Store榜单反推

步骤: 1. 抓取近30天该App在财务榜/生活榜的排名曲线 2. 用第三方ASO工具(如七麦、蝉大师)导出预估下载量 3. 乘以行业平均注册转化率30%人均持有资产1.2万元,可粗略得出AUM区间

方法二:利用上市公司财报交叉验证

若产品隶属已上市集团,可直接在财报中搜索“贷款余额”“平台促成交易金额”关键词。例如: - 360数科2023Q4财报显示贷款余额1874亿元,符合头部标准 - 乐信同期贷款余额1045亿元,处于头部边缘

方法三:爬取公开备案信息

地方金融监管局每月会公示辖区内网贷机构余额。以深圳市为例,2024年3月公示名单显示,最高单家余额为陆金所旗下的“稳盈-安e+”,规模约950亿元


为什么同一赛道规模差距可达百倍?

自问:同样是消费金融,为何蚂蚁借呗规模超4000亿元,而多数持牌消金公司只有几百亿? 自答:核心差异在流量入口、资金成本、风控效率三点。

互联网金融产品规模如何评估_互联网金融产品规模多大算头部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1. 流量入口:借呗嵌入支付宝10亿级MAU场景,获客成本几乎为零;中小机构需投放信息流广告,单客成本≥150元。
  2. 资金成本:头部机构可发行ABS利率2.8%,腰部机构同业借款成本4.5%以上,利差直接决定可放款规模。
  3. 风控效率:头部平台坏账率1.5%,腰部普遍3%–5%,风险计提吃掉利润,限制扩张。

监管红线对规模的隐形天花板

2024年4月落地的《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》规定: - 单一平台联合贷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%,直接压缩助贷模式杠杆 - 互联网存款业务叫停后,理财类平台失去“冲规模”利器 - 小贷公司表内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5倍,蚂蚁、京东等纷纷增资至200亿元以上,只为把天花板抬到1000亿元


投资人视角:规模多大才值得出手?

一线VC内部评估模型显示: - 种子轮:AUM≥10亿元,月环比增速≥20% - A轮:AUM≥100亿元,LTV/CAC≥5 - Pre-IPO:AUM≥500亿元,净利润率≥15% 若达不到,机构会要求创始人签对赌协议,以2026年AUM 300亿元为底线。


用户该怎么看“规模”?

自问:普通投资者选平台,是不是规模越大越安全? 自答:不完全是。需同步关注:

  • 资金存管:是否全量接入央行征信+银登中心
  • 信息透明度:每月是否披露底层资产逾期率
  • 刚兑历史:过去三年是否出现延期兑付

2023年某头部理财平台规模虽达8000亿元,但因底层地产项目逾期,单月赎回量超300亿元,规模瞬间缩水至6000亿元,可见规模≠绝对安全。


未来三年规模增速预测

综合央行、银保监会、艾瑞三方数据模型,2024–2026年增速区间如下:

互联网金融产品规模如何评估_互联网金融产品规模多大算头部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细分赛道2024E增速2025E增速2026E增速
数字支付8%6%5%
互联网消费信贷12%10%8%
互联网理财15%13%11%
保险科技25%22%18%

其中,保险科技因渗透率仍低于5%,规模基数小,增速最快;支付赛道因市场饱和,增速最慢。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