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卖平台怎么推广餐厅?先搞清平台算法逻辑
很多老板把外卖平台当成“线上菜单”,结果自然流量少得可怜。平台的核心逻辑是“成交效率”:谁能在更短时间内带来更高GMV,谁就排在前面。因此推广动作必须围绕“点击率—下单率—复购率”三步走。

- 点击率:主图、店名、满减标签决定前三秒生死。
- 下单率:菜单结构、评价星级、配送时长影响转化。
- 复购率:会员券、精准Push、社群召回决定长期权重。
外卖平台推广餐厅的五个实战步骤
1. 优化门店基础信息
平台抓取的第一层数据是门店名称+品类关键词。把“川湘小炒”改成“川湘小炒·麻辣牛蛙·30分钟达”,搜索曝光立刻提升。别忘了把营业时间延长到凌晨1点,夜宵时段竞争小、溢价高。
2. 设计“引流款+利润款”菜单
用9.9元小份菜做钩子,把用户拉进店;再用高毛利套餐做利润。注意把引流款放在菜单第4~6位,避免用户只薅羊毛。
3. 玩转平台付费工具
别一上来就砸“超级流量卡”。先用点金推广测词,找出ROI最高的“麻辣香锅外卖”等长尾词,再叠加铂金展位做品牌曝光。每天预算拆成三段:午高峰、晚高峰、夜宵,错峰出价成本更低。
4. 评价管理“三板斧”
- 出餐后30分钟内发短信邀评,带图评价返3元券。
- 差评30分钟内电话安抚,补送小菜+退款截图。
- 把100条精选评价置顶,关键词覆盖“好吃”“干净”“快”。
5. 撬动平台活动流量
报名“神抢手”活动,用限量5折换首页Banner;参与“周末五折天”冲单量,结束后立刻调高折扣门槛,避免利润被反噬。
餐饮私域流量怎么做?先把“流量”变“留量”
外卖平台的用户本质是“平台的”,只有导入私域才算自己的。核心思路是“加微信—进群—小程序锁客”。

1. 线下导流:三张桌贴搞定
桌贴印上“扫码领5元红包”,二维码直接跳到企业微信。测试数据显示,带红包的扫码率是空白码的3倍。
2. 社群运营:每天三件事
- 上午10点发限时秒杀券,刺激午餐订单。
- 下午4点发新品试吃,20个名额群内热抢。
- 晚上9点发次日预售,提前锁单降低备货风险。
3. 小程序商城:把外卖变零售
把招牌酱料、半成品菜上架小程序,用户自提或快递到家。某湘菜馆靠“剁椒酱月销2000瓶”,私域贡献利润占比达35%。
4. 会员体系:RFM模型分层
用消费频次、金额、最近购买时间把用户分三层:
层级 | 权益 | 触达方式 |
---|---|---|
青铜会员 | 9折券 | 群内群发 |
黄金会员 | 生日霸王餐 | 1对1私聊 |
钻石会员 | 线下品鉴会 | 电话邀请 |
5. 数据反哺:让私域流量更精准
每月导出私域用户订单数据,用Excel透视表找出TOP10菜品,反向优化外卖平台菜单。某奶茶店发现私域用户更爱“低糖”,于是把“少糖”设为外卖默认选项,差评率下降18%。
外卖+私域组合拳:一个案例拆解
成都“李记冒菜”用30天跑通模型:
- 外卖平台设置“加微信送饮料”卡片,日均导流80人。
- 企业微信自动拉群,群名“李记深夜食堂”,每天发“夜宵半价”。
- 第7天推小程序年卡“99元吃12次”,锁客300人。
- 第15天做“冒菜底料团购”,168元/箱,净利润60%。
- 第30天复盘:外卖月销从2万涨到6万,私域贡献额外4万利润。
常见误区答疑
Q:外卖推广烧钱没效果?
A:先检查“曝光—进店—下单”漏斗,90%的问题出在菜单定价或评价。
Q:私域用户不活跃?
A:把群人数控制在200人以内,超过就建新群;每周踢掉30天未互动的“僵尸粉”。
Q:小程序没人用?
A:用“外卖订单+1元换购小程序商品”,把平台流量直接倒进小程序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