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为什么互联网推广越来越难?
流量红利见顶、平台规则频繁更新、用户注意力碎片化,这三个因素叠加,让“烧钱买量”不再万能。真正可持续的增长,必须回到“用户价值”与“精细化运营”。

二、互联网推广的核心逻辑:从漏斗到飞轮
1. 传统漏斗模型失效了吗?
并没有失效,只是单一漏斗无法解释复购与裂变。AARRR模型(获客-激活-留存-变现-推荐)更贴近互联网产品生命周期。
2. 飞轮模型如何落地?
- 内容飞轮:一篇爆款文章带来搜索流量→评论区互动→二次创作→再分发。
- 社群飞轮:种子用户UGC→社群活跃→KOC自发传播→新用户涌入。
三、互联网营销怎么做:七步闭环打法
第一步:用户洞察——比用户更懂用户
自问:我的用户凌晨一点在刷什么?
答:95后职场人刷的是“如何拒绝无效加班”的短视频。
工具推荐:微信指数+抖音热点宝+小红书评论区爬虫,交叉验证需求真伪。
第二步:选题策略——用“搜索思维”做内容
不要追热点,要提前布局长尾词。例如“远程办公软件推荐”在每年春节后搜索量暴涨300%,提前30天发布可截流。
第三步:渠道组合——别把鸡蛋放在一个算法里
渠道 | 适合阶段 | 关键指标 |
---|---|---|
小红书 | 种草0-1 | 收藏率>10% |
抖音 | 破圈1-10 | 完播率>30% |
微信社群 | 留存10-100 | 次日活跃>40% |
第四步:内容工业化——让创意像流水线一样稳定
拆解SOP:标题库(1000条)→脚本模板(10套)→拍摄清单(50个场景)→数据回收表(7日追踪)。
案例:某SaaS公司用Notion搭建内容中台,新人3天上手,产能提升4倍。
第五步:投放优化——用“AB测试”替代拍脑袋
自问:信息流广告点击率1.5%算高吗?
答:分行业看,教育类均值2.8%,工具类1.2%。核心是比同行高20%,而不是绝对值。
实操:同时跑3套素材,48小时淘汰CTR最低的那条,把预算集中到ROI最高组。

第六步:私域沉淀——把“流量”变“留量”
三把钩子:直播抽奖加企业微信→社群打卡领模板→朋友圈裂变海报。
关键数据:企业微信好友成本<5元,社群月流失率<15%才算健康。
第七步:数据复盘——让每一分钱花得明白
建立“渠道-内容-转化”三维归因表:
• 渠道:抖音信息流/知乎软文/SEO
• 内容:痛点型/对比型/故事型
• 转化:试用注册/付费下单/续费
每月砍掉底部20%的组合,把预算向TOP20%倾斜。
四、2024年必须关注的3个新变量
变量1:AIGC改写内容生产
ChatGPT生成脚本+Midjourney做配图,单人日产20条短视频成为可能。但“人格化IP”不可替代,用户最终会为“真实感”买单。
变量2:小红书“视频号”红利
平台正在灰度测试“横版视频”流量扶持,提前布局可获得3个月窗口期。
变量3:微信“问一问”搜索入口
内测数据显示,优质回答可获得日均2000+精准曝光。抢占关键词“如何”“有没有”类问题,相当于提前卡位下一代搜索流量。
五、实战QA:90%从业者会踩的坑
Q:预算只有1万元,先做投放还是先做内容?
A:1万元投信息流只能买5000次曝光,但做一篇SEO干货文章可能带来持续3年的搜索流量。优先做“可沉淀资产”。
Q:团队没人会拍视频怎么办?
A:用“图文转视频”工具(如剪映图文成片)+AI配音,先完成60分作品,再迭代优化。
Q:如何让用户主动转发?
A:设计“社交货币”——让用户转发后能获得“我很懂行”的标签。例如“2024运营人必备工具清单”,转发者会被贴上“专业”身份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