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互联网并购趋势_2024年并购交易金额会涨吗

新网编辑 52 0

2024年中国互联网并购交易金额会涨吗?

会涨,但涨幅有限,预计全年交易金额在4200亿至4800亿元人民币之间,同比增幅约8%—12%。核心驱动力来自AI大模型、云计算、出海电商三大赛道,而政策对平台经济“常态化监管”的定调则降低了不确定性。 ---

近三年并购曲线为何呈“V”形?

2022:谷底

- **交易金额**:仅2900亿元,创五年新低 - **主因**:反垄断罚单、疫情封控、美元基金撤退三重打击 - **典型案例**:腾讯减持SEA、美团叫停社群团购并购

2023:修复

- **交易金额**:回升至3900亿元 - **催化剂**: 1.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提“支持平台经济” 2. 港股流动性改善,中概股回港二次上市窗口打开 3. 生成式AI掀起“百模大战”,大厂密集扫货GPU与数据标注公司

2024:温和扩张

- **核心变量**: - **政策**:数据跨境流动负面清单落地,降低并购尽调成本 - **资金**:人民币并购基金规模突破8000亿元,替代美元LP - **估值**:一级市场平均PS从2021年的12倍回落至5倍,买方议价力增强 ---

哪些赛道正在被“扫货”?

AI基础设施

- **算力**:阿里20亿元收购两家国产GPU分销渠道商 - **数据**:字节跳动收购医疗影像数据库公司“影联智慧”,补足垂直场景语料

跨境电商服务链

- **物流**:极兔以68亿元并购百世国际,强化东南亚尾程配送 - **支付**:腾讯增持英国跨境收款公司WorldFirst,对抗蚂蚁的Alipay+

低代码/无代码

- **逻辑**:企业降本压力下,SaaS厂商通过并购快速补齐PaaS能力 - **案例**:用友网络收购API管理厂商“数犀科技”,交易对价全部以股票支付 ---

并购支付方式为何转向“股票+现金”混合?

- **美元基金退出难**:境外IPO通道收窄,卖方更愿意接受上市公司股票锁定三年 - **税务优化**:股票支付可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,递延纳税至未来股票减持时点 - **案例拆解**: - 美团收购光年之外:70%股票+30%现金,卖方团队需承诺36个月不减持 - 快手并购AIGC创企“蓝振科技”:100%股票,附加业绩对赌条款(2024年营收不低于3亿元) ---

中小创业者如何提前卡位?

技术层:做“大厂做不了”的细分模块

- **案例**:一家仅30人的创业公司“语仓科技”,专注藏语、维语等小语种NLP,被字节跳动以4亿元收购 - **方法论**: 1. 选择**数据门槛高**且**政策敏感**的赛道(如方言语音合成) 2. 用**开源模型+私有数据**快速迭代,降低研发成本

应用层:绑定海外场景

- **机会点**:TikTok Shop在印尼的合规服务商缺口 - **操作路径**: - 注册印尼本地PT公司,持股不超过49%(规避外资限制) - 提前布局“清真认证”咨询、ERP本地化插件,成为并购标的 ---

政策红线:哪些交易仍会被否决?

- **数据出境**:涉及100万用户以上个人信息的公司,需通过网信办安全评估 - **VIE架构**:教育、出版等禁止外资领域,即使并购后退市仍需剥离敏感资产 - **反垄断**:平台企业收购“营业额4亿元以上”的同行,必须向市场监管总局申报 ---

未来18个月值得关注的三个信号

1. **港股18A章**:允许未盈利科技公司并购已上市Biotech,可能复制纳斯达克式“并购退出” 2. **数据资产入表**:财政部新规下,拥有高质量数据的公司估值模型将重构 3. **中东主权基金**:沙特PIF设立100亿美元中国互联网专项基金,偏好电商与游戏赛道 ---

给买方与卖方的实操清单

买方(大厂战投部)

- **尽调优先级**:数据合规>核心团队竞业限制>技术专利质押情况 - **对赌条款**:设置“技术迭代里程碑”而非单纯财务指标,避免AI模型迭代过快导致估值失真

卖方(创业公司)

- **估值谈判技巧**:用“订单+Pipeline”替代传统PS估值,尤其适用于SaaS公司 - **退出时机**:在B轮后、收入增速放缓前启动并购谈判,避免陷入“C轮陷阱”
中国互联网并购趋势_2024年并购交易金额会涨吗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