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卖市场现状:流量见顶,复购成生死线
QuestMobile最新报告显示,2023年外卖行业月活用户已逼近5.8亿,增速降至3%以下。**流量红利消失后,平台与商家都发现:拉新成本从过去的15元/人飙升至45元/人,而老客复购每提升5%,利润可放大25%—30%。**

互联网餐饮外卖怎么做?先拆解“人货场”
1. 人:把用户拆成三层画像
- **冲动型**:午餐高峰、价格敏感,决策时间<30秒,关键词“满减”“秒杀”。
- **计划型**:晚餐或家庭场景,关注品质与营养,愿为“安心食材”溢价。
- **会员型**:月下单≥8次,对积分、专属券响应度高,**贡献60%GMV却只占15%人数**。
2. 货:菜单结构决定毛利
爆款+利润款+形象款=黄金比例7:2:1。 **爆款负责引流,利润款用“小份多味”组合拉高客单,形象款如季节限定塑造品牌心智。** 自问:为什么很多店上了50道菜却没利润?答:SKU过多导致原料浪费、出餐慢,复购反而下降。
3. 场:流量入口不止外卖APP
抖音团购券+小红书种草+企业微信社群,形成“公域拉新—私域沉淀—外卖成交”闭环。 **实测:在社群提前2小时发“暗号券”,可提升午高峰出餐效率18%,减少骑手等餐时间。**
外卖平台如何提升复购率?四大杠杆拆解
杠杆一:千人千面的发券逻辑
平台算法已能识别用户“价格阈值”。 **举例:对连续3次未使用满减券的用户,系统会把券门槛从“满60减20”降到“满35减12”,转化率可提升42%。** 商家如何配合?把券成本拆进菜品定价,用“隐形涨价”消化。
杠杆二:会员体系的“钩子设计”
- **付费会员**:9.9元/月得5张免运费券,**美团数据显示付费用户年消费频次是普通用户2.7倍**。
- **成长型会员**:下单满10次赠“神秘菜品”,利用“损失厌恶”心理刺激连续消费。
杠杆三:评价回流黑科技
差评30分钟内回复+补偿券,**可挽回63%流失用户**。 更高阶做法:用AI语音回访,对1星用户推“重做+免单”,成本虽高,但**50%会升级为4星以上评价**,带动新客转化。
杠杆四:时段运营“错峰造节”
传统午晚高峰竞争激烈,**下午茶时段(14:00-16:00)订单占比已升至12%**。 案例:喜茶推出“13:14心动券”,限定2小时,**复购率提升19%,且80%订单来自女性会员**。

数据验证:复购率提升的AB测试
某连锁米线品牌在三线城市做30天测试: A组:常规满减券 B组:基于RFM模型(最近一次消费、频率、金额)的个性化券包 结果: - B组复购率**从28%提升到41%** - 券核销成本**下降22%** - 高价值用户(月消费>200元)留存率**提升35%**
2024年值得关注的三个新变量
变量1:AI菜品推荐
饿了么内测“吃完再点”功能,根据用户历史口味、天气、甚至血糖数据推荐套餐,**试点门店复购率提升27%**。
变量2:社区团餐+外卖拼单
写字楼白领拼单“15元团餐”,**平台补贴减少40%,商家出餐集中化,人效提升3倍**。
变量3:可持续包装积分
用户选择“无需餐具”可获绿色积分,**兑换菜品后复购率提升12%**,同时降低环保成本。
给中小商家的三点实操建议
1. **每周三定为“会员日”**,用小程序发券避开平台抽佣。 2. **菜单第一屏放“复购TOP5”**,减少用户决策时间。 3. **骑手餐票背面印社群二维码**,线下流量反哺线上,**实测进群率可达8%**。
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