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互联网财险市场现状_如何挑选高性价比产品

新网编辑 14 0

2017年互联网财险市场到底发生了什么?

2017年被称为“互联网财险分水岭”。这一年,**原保费收入突破800亿元**,同比增长超过40%,但增速首次出现环比回落。监管收紧、流量红利见顶、场景化产品同质化严重,成为行业三大关键词。

2017年互联网财险市场现状_如何挑选高性价比产品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监管政策如何重塑市场?

  • **《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**发布,明确“持牌经营”底线,第三方平台必须持代销牌照。
  • **车险费改二次深化**,网销车险价格优势被压缩,倒逼险企转向非车险。
  • **76号文**叫停“爆款”碎片化产品,如“贴条险”“高温险”等,净化市场环境。

哪些险种在2017年异军突起?

非车险占比首次超过车险,达到**52%**。其中:

  1. 退货运费险:双十一当天保单量突破8亿单,件均保费0.5元,成为流量入口。
  2. 共享单车意外险:与摩拜、ofo合作,覆盖骑行场景,单均保费0.3元,但赔付率高达120%。
  3. 账户安全险:支付宝“你敢付我敢赔”计划带动,用户规模突破1亿。

如何避开“低价陷阱”?

用户常问:“9.9元保全年是真的吗?”

答案:需警惕三项隐藏条款

  • 免赔额:部分产品设置500元免赔,小额损失无法理赔。
  • 赔付比例:如“手机碎屏险”仅赔维修费的70%。
  • 场景限制:共享单车险仅保障“扫码开锁后”的骑行过程。

2017年用户画像:谁在买单?

人群占比偏好险种
90后43%退货运费险、手机碎屏险
三四线用户38%家财险、农险
高净值人群12%账户安全险、旅行险

三步锁定高性价比产品

第一步:看“保障杠杆”

计算公式:保障杠杆=最高保额÷年缴保费。2017年行业平均杠杆为**1:2000**,低于此值需谨慎。

第二步:查“理赔时效”

监管披露数据:2017年互联网财险**平均理赔周期为2.3天**,但头部公司如众安、泰康在线可做到**“1小时闪赔”**。

2017年互联网财险市场现状_如何挑选高性价比产品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第三步:验“平台资质”

  • 登录银保监会官网,查询平台《保险中介许可证》
  • 警惕“仅展示比价”的网站,此类平台无销售资质。

2017年十大典型理赔案例

案例1:杭州用户因淘宝退货延误,获赔运费险12元,全程手机操作。

案例2:北京用户账户被盗刷5万元,账户安全险全额赔付,耗时48小时。

案例3:成都用户骑行共享单车摔伤,意外险拒赔,因未在“指定区域”开锁。


未来趋势:2018年往哪走?

尽管本文聚焦2017年,但三大信号已显现:

  • 技术驱动:区块链开始应用于航延险自动理赔。
  • 生态化:险企与电商平台深度捆绑,如京东金融推出“买贵退差价险”。
  • 健康险爆发:2017年底税优健康险网销渠道开通,预计2018年规模翻倍。
2017年互联网财险市场现状_如何挑选高性价比产品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