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通为什么要走互联网化经营之路?
传统通信业务增长见顶,用户红利消失,**“管道化”危机**日益凸显。联通若不转型,只能沦为低价流量批发商。互联网化经营的核心,是把“连接”升级为“场景+数据+生态”,让网络能力像水电一样随取随用,同时通过**数字化运营**提升ARPU值。

互联网化经营的三大底层逻辑
1. 从卖套餐到卖能力
过去:99元套餐=20G流量+500分钟通话。
现在:99元智慧安防包=10G专属流量+AI摄像头云存储+家庭组网服务。
**能力商品化**让同一根光纤产生十倍溢价。
2. 从渠道为王到触点为王
线下营业厅日均客流下降60%,但联通APP月活突破1.2亿。通过**超级SIM卡+小程序**,把缴费、客服、权益领取等动作压缩到3步以内,用户离网率下降37%。
3. 从成本中心到数据资产中心
每天300TB的信令数据,过去存三个月就删。现在通过**联邦学习**建模,帮文旅局预测景区客流,帮银行识别欺诈申请,数据变现年收入超8亿元。
---落地实施的五个关键动作
动作一:组织阵型互联网化
- 成立**数字化军团**,打破省公司割据,全国一盘棋
- CTO直管数据中台,业务需求48小时内可生成API
- 客户经理转型为**解决方案架构师**,KPI从放号量改为项目毛利率
动作二:网络切片商业化
问:5G切片和QoS提速有什么区别?
答:QoS是“高速路优先通行”,切片是**“专属高架桥”**。某车企用15万元/月的切片费用,替代了原来200万元/年的专网建设,时延从80ms降到12ms。
动作三:生态打法“三换”
**换量**:开放1亿用户触点,换爱奇艺/腾讯会员权益
**换技术**:与阿里云联合开发“联通云盾”,DDoS防护能力直接复用阿里云库
**换股权**:投资智慧停车SaaS公司,占股18%,要求其优先接入联通物联网卡

动作四:数字化营销闭环
- 通过**位置信令**识别到用户连续三天出现在儿童医院
- AI外呼机器人精准推送“儿童手表0元购”活动
- 用户到厅后,营业员Pad自动弹出孩子年龄、历史终端型号等标签
- 办理成功后,健康云平台同步推送疫苗提醒服务
动作五:考核机制颠覆
传统指标 | 互联网化指标 |
---|---|
新增用户数 | 场景用户渗透率 |
业务收入 | 生态分成收入占比 |
客户满意度 | NPS值+服务自助解决率 |
最难啃的三块硬骨头
1. 省公司利益博弈
广东公司曾拒绝接入集团统一云盘,担心影响本地增值业务。最终通过**“收入分成+KPI加分”**双轨制解决:省公司可获得云盘收入30%分成,且该部分不计入利润考核。
2. 老员工能力断层
某40岁网格经理转型案例:前三个月完不成物联网方案讲解,通过**“影子计划”**(每天跟班互联网公司BD)+“拆单激励”(每讲解一次奖励200元),6个月后签下智慧路灯千万大单。
3. 数据合规红线
采用**“原始数据不出域,模型参数可流通”**的联邦学习架构。与保险公司联合建模时,用户手机号等敏感信息加密后留在联通侧,仅输出风险评分标签。
---未来三年的演进路线
2024年:完成80%核心系统微服务改造,数据中台API日调用量突破10亿次
2025年:打造3个年收入过50亿的垂直行业平台(工业互联网、数字政府、智慧医疗)
2026年:实现“网云数智安”一体化服务,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**“国家首席算力官”**
当别的运营商还在纠结“9元10G”价格战,联通已经把战场升维到**“用数字化能力帮客户赚钱”**。这不是简单的业务升级,而是一场从基因开始的突变。
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