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为什么2024年必须重新审视互联网金融市场?
疫情后,**全球资金流动加速**,中国居民线上理财渗透率已突破**72%**。监管从“一刀切”转向“分类施策”,为合规平台打开窗口期。此时做市场研究,核心目的只有一个:在监管红利消失前,找到可持续的盈利模式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二、研究框架:从宏观到微观的四层漏斗
1. 宏观:政策与利率双轮驱动
- 政策面:金监总局“三个办法”落地,小贷公司杠杆率上限由2.3倍放宽至5倍,直接释放1.2万亿可贷资金。
- 利率面:一年期LPR下调至3.45%,货币基金收益跌破2%,**资金迁徙**从储蓄流向净值型理财。
2. 行业:三大赛道重新排位
- 数字普惠:县域小微不良率降至**3.8%**,低于城商行平均水平。
- 财富管理:基金投顾试点扩容至60家,**买方付费**模式跑通。
- 消费金融:24岁以下人群渗透率**首次下降**,**存量经营**成为关键词。
3. 竞品:用“四维雷达”锁定对手
维度 | 蚂蚁集团 | 度小满 | 新网银行 |
---|---|---|---|
资金成本 | 1.8% | 2.1% | 2.4% |
获客成本 | 45元/户 | 62元/户 | 38元/户 |
科技投入占比 | 12% | 9% | 15% |
不良率 | 1.9% | 2.3% | 2.7% |
4. 用户:用“三问法”拆解需求
问:用户到底在焦虑什么?
答:本金安全>收益跑赢通胀>操作简单。
问:为什么90后愿意付费投顾?
答:因为“懒人理财”需求强烈,**愿意用0.5%的服务费换5%的超额收益**。
问:县域用户为何突然接受线上信贷?
答:微信生态下沉,**人脸识别通过率提升到98%**,操作门槛消失。
三、数据工具箱:低成本拿到高价值情报
1. 公开数据
- 中国人民银行《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》:每季度更新**各省社融规模**。
-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“消费者投诉统计”:直接定位**产品痛点**。
2. 第三方爬虫
用Python+Selenium抓取**理财平台每日万份收益**,建立**收益波动预警模型**,提前7天预测赎回潮。
3. 问卷实验
在问卷星投放**500份定向样本**,测试用户对“保本浮动收益”文案的接受度,结果**点击率提升37%**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四、2024年三大确定性机会
机会1:存量房贷转经营贷的合规套利
监管允许“带押过户”后,**利差空间达120BP**,预计全年规模超8000亿。
机会2:AI投顾的“银发市场”
60岁以上网民规模已达**1.53亿**,语音交互+大字号界面让**复购率提升2.6倍**。
机会3:跨境理财通的“南向通”扩容
个人额度从100万提至300万,**香港美元货币基金7日年化4.5%**,直接分流内地存款。
五、落地清单:90天执行路线图
- 第1-10天:搭建政策监控机器人,每日抓取金监总局公告。
- 第11-30天:完成3个重点城市用户深访,输出**痛点热力图**。
- 第31-60天:上线A/B测试,验证“收益凭证+保险”组合文案。
- 第61-90天:对接银行资金存管,**拿到业务准入牌照**。
六、风险预警:三个可能踩坑的细节
- 数据合规:爬虫抓取用户持仓信息,可能触发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第27条。
- 流动性风险:T+0理财垫资比例超过10%,需提前准备20%备付金。
- 利率倒挂:若美债收益率跌破3%,跨境理财通优势将**瞬间消失**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