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“互联网+快递”到底改变了什么?
那一年,顺丰、圆通、中通、韵达集体上市,资本狂欢背后,真正的变革发生在“最后一公里”与“数据驱动”两个战场。传统快递靠人力堆件量,而互联网让每一单都能被算法重新定价、重新路由。

快递公司怎么靠互联网赚钱?
1. 从“送包裹”到“卖流量”
2017年,菜鸟裹裹日均订单突破500万,秘诀是把寄件入口嵌入淘宝、支付宝、高德地图。用户点一下“我要寄件”,快递公司竞价抢单,平台抽佣5%-8%。
赚钱逻辑:把线下门店的流量搬到线上,再卖给快递公司。
2. 众包运力:把社会车辆变快递员
达达、点我达在2017年接入京东、饿了么,骑手抢单模式复制到快递。一个兼职司机送3票同城件,收入比跑滴滴高20%。
关键数据:达达当年日均单量突破400万,其中30%来自快递企业外包。
3. 数据增值服务:预测退货
2017年“双11”,中通试点“退货雷达”:根据历史购物行为、地址热力图,提前把空包耗材布到可能退货的小区,退货揽收时效提升6小时。
收费模式:每单收取0.3元数据服务费,看似小钱,但“双11”当天就是3000万元收入。
2017年快递行业三大转型案例
案例一:顺丰“顺手赚”——把员工变销售
顺丰在2017年3月上线内部App“顺手赚”,快递员可分享生鲜、3C产品链接到朋友圈,成交后分佣3%-10%。
效果:半年内,10万快递员带来2亿元GMV,人均月增收1200元。
案例二:圆通“妈妈驿站”——社区店逆袭
圆通把全国2万家便利店改造成自提点,消费者凭取件码到店,顺手买瓶水、带包烟。
数据:2017年单店日均取件80票,带动零售收入增长45%。

案例三:韵达“农品上行”——快递扶贫新样本
韵达在陕西武功县设产地仓,猕猴桃从地头到北上广48小时直达,每公斤快递成本从8元降到4.5元。
结果:2017年武功县猕猴桃网络销售额破3亿元,韵达当地业务量同比增长300%。
创业者如何切入“互联网+快递”?
1. 做“逆向物流”SaaS
2017年退货率高达25%,但多数快递公司系统不支持“一键退”。
机会:开发一套对接淘宝、京东的退货系统,向快递公司按票收费。
2. 深耕“同城小时达”
外卖平台把用户惯坏,快递也想做“分钟级”。
打法:用便利店做前置仓,3公里内1小时送达,客单价可做到25元。
3. 做“快递保险”分销
2017年快递破损投诉每天超1万单,保险公司却找不到入口。
模式:在寄件页面嵌入“2毛保500”的碎屏险,平台与快递分成。
用户最关心的五个疑问
Q1:2017年寄快递哪家最便宜?
非偏远地区,百世、韵达电商件首重能做到3.5元一票,比顺丰便宜60%。

Q2:为什么快递员总让我下楼拿?
2017年快递柜开始收费,滞留超过24小时收1元,快递员为避免投诉,宁可让你跑一趟。
Q3:快递柜能赚钱吗?
一组60格快递柜成本1.2万元,广告+滞留费+寄件返佣,回本周期14个月。
Q4:国际件怎么选?
2017年阿里入股新加坡邮政,菜鸟无忧物流美国线首重50克9.9元,比邮政小包便宜30%。
Q5:快递员收入到底涨没涨?
2017年行业平均派件费从1.4元降到1.2元,但揽件提成从8%涨到12%,月入过万靠揽件。
写在最后:2017年的启示
那一年,快递不再只是“搬箱子”,而是数据、流量、金融的混合生意。今天回头看,所有后来出现的社区团购、即时零售,都能在2017年的“互联网+快递”里找到影子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