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长_流量红利消失了吗

新网编辑 30 0

移动互联网全景报告透露了什么?

QuestMobile最新发布的《移动互联网全景报告》显示,截至2024年3月,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活用户已达12.24亿,同比增幅仅1.9%,创十年新低。与此同时,人均单日使用时长6.8小时,连续四个季度环比下滑。这组数据背后,流量红利真的消失了吗?

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长_流量红利消失了吗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流量红利真的消失了吗?

不是消失,而是从“增量”转向“存量”。报告用三组关键指标给出答案:

  • 新增用户:同比新增不足1800万,主要来自三线以下城市与50岁以上银发人群
  • 时长争夺:短视频、即时通讯、综合电商三大赛道占据总时长62%,其余应用被挤压
  • 卸载率:TOP应用30日卸载率均值35%,工具类高达48%

结论:流量仍在,但获客成本从2019年的28元/人飙升至2024年的97元/人,粗放投放时代结束。


哪些赛道还在逆势增长?

1. 本地生活服务

外卖、到店团购、社区团购三大场景月活5.7亿,同比增长21%。报告特别指出,“30分钟达”心智已覆盖67%的一二线城市用户,美团、抖音、饿了么形成“三国杀”格局。

2. AIGC工具

以剪映、美图秀秀AIGC功能为代表的生成式工具,月活突破1.2亿,日均使用频次3.4次。用户“用完即走”的特性倒逼产品缩短使用路径,例如剪映将AI抠图步骤从7步压缩至2步。

3. 银发经济

60岁以上用户规模1.53亿,线上支付渗透率78%。他们最爱用的三类应用:资讯(腾讯新闻)、短视频(抖音大字版)、医疗(平安健康)

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长_流量红利消失了吗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用户注意力迁移的三大信号

报告通过跨APP跳转数据发现:

  1. 短视频→电商的跳转率从2022年的12%提升至29%,抖音商城贡献主要增量
  2. 微信→小红书的搜索行为增长67%,“小红书化”成为品牌私域运营新趋势
  3. 长视频→短视频的用户重合度达54%,爱优腾联合推出“竖屏剧场”应对

品牌方如何应对“存量绞杀”?

策略一:深耕超级用户

报告将月打开APP≥15次且消费≥3次的用户定义为“超级用户”,其贡献收入占比61%。运营重点:

  • 建立RFM模型(最近一次消费、消费频率、消费金额)分层触达
  • 设计“签到-任务-兑换”闭环,例如饿了么“吃货豆”体系使复购率提升38%

策略二:抢占“搜索”新场景

数据显示,35%的Z世代用户已养成“先搜小红书再下单”的习惯。品牌需布局:

  • 关键词:从“品牌词”扩展到“场景词+痛点词”(如“油皮防晒推荐”)
  • 内容:笔记首图加入“价格锚点”(如“百元内平替”)点击率提升2.3倍

策略三:私域流量“反漏斗”模型

传统“AIPL”漏斗失效,报告提出“反漏斗”:先通过企业微信社群沉淀1%核心用户,再借助视频号直播裂变。完美日记用该模型将客单价从85元提升至210元


未来十二个月的三大预判

基于报告数据与头部企业访谈,我们做出以下判断:

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长_流量红利消失了吗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流量价格:2025年信息流广告CPM将突破45元,品牌需提前锁量
  • 技术变量:微信“小绿书”全量开放后,或将分流小红书15%-20%的搜索流量
  • 监管影响:《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》细则落地,种草笔记需标注“广告”标识,软广转化率预计下滑30%

给中小企业的三点实操建议

预算不足时,如何分阶段突围?

  1. 第一阶段(0-1万用户):聚焦单一渠道,例如抖音同城号+团购套餐,用“9.9元爆款”冲销量榜
  2. 第二阶段(1-10万用户):搭建“视频号+企业微信”双私域,直播时引导添加企微领券,转化率可达18%
  3. 第三阶段(10万+用户):启动“用户共创”,邀请超级用户参与新品测试,例如三顿半“咖啡空罐回收计划”带动UGC内容增长400%

移动互联网的战场从未消失,只是从“流量狩猎”变为“用户耕作”。看懂这份报告的人,已经开始悄悄布局下一个五年的增长引擎。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