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联网市场定位怎么做?先厘清“我是谁”
在动手写方案之前,先回答三个灵魂拷问: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 我的产品到底解决了哪类人的什么痛点?
- 与现有解决方案相比,我的差异点是什么?
- 用户愿意为这个差异点付多少钱?
步骤一:用STP模型拆解定位
Segmentation(细分)→Targeting(目标)→Positioning(占位)。
- 细分维度:人口属性、使用场景、心理动机、技术熟练度。
- 目标人群:用RFM模型筛出高价值用户,优先服务“最近购买+高频+高客单”的群体。
- 占位语:一句话让用户秒懂,例如“小红书=标记我的生活”“飞书=先进团队先用飞书”。
步骤二:用JTBD访谈验证需求真伪
Job To Be Done访谈法:让用户讲“上次为了完成某任务,我经历了什么”。
关键提问:
“如果明天这个产品消失了,你会用什么替代?”
“上一次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花了多少钱?”
把出现频率最高的动词+名词组合记下来,就是产品核心功能。
如何分析竞争对手?别只看表面数据
维度一:流量结构拆解
用SimilarWeb或艾瑞指数拉三张表:
- 渠道占比:自然搜索、付费投放、社媒、直接访问各占多少。
- 关键词差距:把对手Top100关键词与自己的词库做VLOOKUP,找出“他有我无”的高转化词。
- 跳出率&停留时长:如果对手落地页跳出率低于35%,把他的页面结构截图做逆向工程。
维度二:产品功能矩阵
画一张竞品雷达图,横轴是功能广度,纵轴是体验深度。
功能 | 我方 | 竞品A | 竞品B |
---|---|---|---|
多端同步 | √ | √ | × |
离线模式 | × | √ | √ |
AI助手 | √ | × | √ |
把空白格子标红,就是差异化突破口。
维度三:用户情感分析
爬取App Store、微博、知乎评论,用SnowNLP做情感打分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正向高频词:流畅、省钱、客服秒回。
负向高频词:闪退、广告多、找不到入口。
把负向词按提及次数排序,前三个就是对手的“阿克琉斯之踵”。
自问自答:为什么我的定位总是模糊?
问:做了用户调研,还是找不到差异点?
答:调研样本同质化,80%来自老用户。拉新用户做“首次使用日记”,记录他们第一次点击的按钮、第一次卡住的页面,往往能找到新场景。
问:竞品太多,感觉每个功能都被做完了?
答:把功能拆到原子级。例如“笔记”可以拆成“快速记录、多端同步、多人协作、版本回溯”。对手可能只做了前三点,第四点就是切口。
问:老板要求大而全,定位被迫做宽?
答:用“子品牌”策略。主品牌守住核心人群,子品牌打边缘场景,数据跑通后再反哺主品牌。
实战案例:三个月从0到细分市场第一
背景:一款面向自由职业者的发票管理SaaS。
- 定位:专为“设计类自由职业者”解决“甲方拖欠尾款”场景下的发票合规问题。
- 竞品分析:发现头部产品都在卷“一键开票”,却没人做“尾款提醒+合同模板”。
- 打法:在Dribbble、Behance投放案例广告,标题直击“尾款到账再开票”。
- 结果:三个月获客成本下降42%,付费转化率提升3.7倍。
工具清单:从定位到分析一条龙
- 用户细分:Google Analytics 4 受众报告、问卷星。
- 竞品流量:SimilarWeb、Ahrefs Content Gap。
- 情感分析:Octoparse爬虫+SnowNLP。
- 功能拆解:Airtable建立竞品功能库。
最后提醒:定位不是一劳永逸
每季度做一次“定位体检”:
- 看Google Trends里核心关键词的搜索量是否下滑。
- 监控小红书/抖音出现的新兴需求词。
- 把用户流失原因Top10与定位语做交叉比对,出现冲突立即迭代。
市场永远比定位跑得快,唯有把“定位”做成“动态坐标”,才能持续领先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