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整体互联网环境到底怎样?
2017年被业内称为“**移动互联网下半场**”元年,流量红利见顶,用户增长从“**增量竞争**”转为“**存量深耕**”。QuestMobile数据显示,当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活用户突破10亿,但同比增速首次跌破10%。这意味着:

- **粗放式拉新**不再奏效,**精细化运营**成为关键词;
- **内容付费**、**小程序**、**信息流广告**三大赛道同时爆发;
- **监管趋严**,《网络安全法》正式实施,数据合规成为企业生死线。
哪些细分赛道在2017年最吸金?
1. 短视频:从“工具”到“时间黑洞”
**抖音**上线仅一年,日活破亿;快手日活超6000万。广告、直播打赏、电商导流三大变现模型跑通,让资本疯狂。2017年短视频行业融资总额突破**100亿人民币**,平均每两天诞生一家新公司。
2. 新零售:线上线下“联姻”元年
盒马鲜生、永辉超级物种、京东7Fresh……巨头用**“餐饮+超市+30分钟达”**重构人货场。当年盒马单店坪效达到**5万元/㎡/年**,是传统超市的**3-5倍**。资本给出的估值逻辑:不是“超市”,而是“**数据驱动的线下入口**”。
3. 小程序:微信生态的“第二春”
2017年1月小程序上线,年底日活即达**1.7亿**。拼多多、蘑菇街、小年糕借助小程序实现**指数级增长**——拼多多当年GMV突破**100亿**,其中**70%**订单来自小程序。微信用“**无需安装、即用即走**”重新定义了流量分发。
4. 共享充电宝:被群嘲后的逆袭
王思聪“吃翔”赌局让行业出圈。2017年街电、来电、小电合计融资超**20亿人民币**,年底头部企业宣布盈利。核心原因:**线下流量成本低于线上**,且**押金模式**带来现金流沉淀。
2017年互联网创业的生死线是什么?
流量成本:从“几毛钱”到“几十块”
2015年一个App获客成本**2-3元**,2017年飙升至**50-80元**。创业者必须回答:**“我的LTV(用户生命周期价值)能否覆盖CAC(获客成本)?”**

政策红线:数据与内容双重高压
《网络安全法》要求**用户数据境内存储**,直播答题因“**未持有视听许可证**”被叫停。2017年下架的违规App超过**2万款**,创业者需配备**法务+内容审核**双团队。
资本寒冬:从“烧钱扩张”到“造血求生”
IT桔子数据显示,2017年互联网投融资事件同比下降**35%**。投资人开始追问:**“你的商业模式能否在12个月内现金流为正?”**
2017年的技术变量:AI与区块链的“冰与火”
AI:从“概念”到“场景落地”
AlphaGo击败柯洁后,**计算机视觉**、**智能客服**、**精准推荐**成为三大商业化场景。商汤、旷视、依图合计融资超**10亿美元**,但90%收入来自**安防和金融**两个B端领域。
区块链:ICO泡沫与比特币牛市
2017年9月中国叫停ICO,比特币价格却从年初的**1000美元**飙升至**2万美元**。投机者涌入“**三点钟无眠区块链群**”,而主流互联网公司(如迅雷、网易)选择**“链克”“星球基地”**等合规变种。
2017年给后来者的三点启示
1. 流量思维必须升级为“留量思维”:与其烧钱买用户,不如用**会员体系**、**社群运营**提升复购。

2. 政策预判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:2017年活得好的公司,都提前半年完成了**数据合规改造**。
3. 技术红利窗口期只有6-12个月:无论是小程序还是短视频,**第一波入局者**享受了**平台流量倾斜**,后来者只能付出**3倍成本**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