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还能增长吗?——答案是还能,但增速从两位数回落到个位数,结构性机会大于总量红利。

一、全球视角:总量逼近五千亿美元,谁在贡献增量?
第三方机构Statista最新报告显示,2023年全球互联网视频收入约4,720亿美元,同比增长9.8%,为近五年最低。然而,区域分化明显:
- 北美:付费订阅趋于饱和,ARPU值提升成为主旋律;
- 亚太:短视频广告与直播打赏双轮驱动,贡献新增量的62%;
- 拉美、中东:移动端渗透率仍低于50%,被视为“最后的洼地”。
自问:为何增速放缓?
自答:人口红利见顶、监管趋严、广告主预算收缩三重压力叠加,导致“量增”让位于“价增”。
二、中国市场:短视频广告首次超越长视频会员费
QuestMobile数据显示,2023年中国互联网视频市场规模3,280亿元人民币,其中:
- 短视频广告:1,260亿元,占比38.4%,首次超过长视频会员费;
- 直播电商:950亿元,增速仍高达45%;
- 长视频会员:1,070亿元,同比增长仅4%。
自问:长视频是否会被完全取代?
自答:不会。高制作成本的剧集与电影仍是品牌安全投放的“稀缺屏”,但盈利模型将从“会员规模”转向“内容溢价+IP衍生”。
三、技术变量:AIGC与5.5G如何打开新场景?
技术迭代往往带来成本曲线右移,从而创造新的供给:

- AIGC:2024年预计为短视频平台节省15%的后期制作成本,虚拟主播GMV有望突破200亿元;
- 5.5G:下行峰值速率提升至10Gbps,云游戏、XR演唱会将拉高用户时长8~12分钟/日。
自问:技术红利多久能兑现到收入?
自答:取决于“杀手级应用”的出现速度。参考4G时代短视频爆发周期,预计18~24个月内可见规模化收入。
四、商业模式:订阅、广告、电商谁更抗周期?
把三种主流模式放在一张表里对比:
模式 | 2023增速 | 毛利率 | 抗风险能力 |
---|---|---|---|
订阅 | 4% | 55% | 高,用户粘性强 |
广告 | 11% | 70% | 中,受宏观波动影响 |
电商 | 45% | 25% | 低,退货率与佣金战 |
自问:平台如何对冲单一模式风险?
自答:构建“混合收入漏斗”。以抖音为例,广告贡献现金流,直播电商贡献GMV,本地生活提高复购,形成三级火箭。
五、监管与合规:内容审核成本占收入比升至3.5%
2023年各大平台的内容安全投入合计115亿元,同比提升28%。主要压力来自:
- 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升级;
- AIGC生成内容的可追溯性要求;
- 跨境数据流动合规(如欧盟DSA)。
自问:中小创作者会被挤出吗?
自答:不会,但“野生增长”结束,MCN化、合规化成为生存门槛。

六、未来三年:三大确定性赛道
结合资本开支与用户调研,以下方向值得押注:
- 微短剧出海:单集成本低于5万美元,ROI可达1:3,东南亚与拉美是首选;
- 互动视频广告:用户可点击剧情分支,转化率提升2.7倍;
- 企业级视频SaaS:直播带货工具向零售、金融、教育渗透,ARR增速60%+。
自问:个人创作者如何切入?
自答:先锁定垂类(如母婴、户外),再利用AIGC降低制作门槛,最后用“私域+小程序”完成闭环。
七、风险提示:别忽视的三只灰犀牛
1. 流量税:若各国开征“数字服务税”,平台可能将2%~3%成本转嫁给广告主;
2. 版权费用二次上涨:头部剧集单集授权费已突破1,500万元,中小平台或被迫退出;
3. 用户时长天花板:中国网民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已6.8小时,再增长空间不足10%。
八、给品牌方的实操建议
• 预算分配:2024年将60%投向短视频信息流,25%投向KOL/KOC,15%留给新兴互动形式;
• 数据基建:自建CDP,打通广告曝光、直播间成交、私域复购三段数据;
• 内容策略:采用“3秒钩子+15秒卖点+30秒故事”模板,完播率可提升40%。
当总量增速放缓,互联网视频的竞争逻辑已从“抢用户”转向“抢钱包份额”。谁能用更低成本创造更高情绪价值,谁就能在下一个周期继续留在牌桌上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