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北农农业互联网到底是什么?
一句话说清:大北农农业互联网=农业数据+线上服务+线下场景。它把育种、饲料、动保、金融、流通五大环节搬到云端,让养殖户、种植户、经销商在同一套系统里完成交易、管理、融资、溯源。与传统电商不同,它更强调“产业闭环”:从一颗玉米种子到出栏生猪,所有节点数据实时回传,平台用算法给出饲喂方案、疫病预警、行情预测。

大北农智慧农业怎么用?三步上手
第一步:注册“农信商城”账号
手机搜索“农信商城”小程序,选择身份(养殖户/种植户/经销商),上传营业执照或身份证,30秒完成实名认证。
第二步:绑定线下场景
- 养殖户:扫描猪舍里的智能耳标,自动同步存栏、日增重、料肉比;
- 种植户:在地块里插一根土壤墒情传感器,氮磷钾数据实时进系统;
- 经销商:把门店POS机接入“智农通”,销量、库存、赊销记录一键上传。
第三步:使用三大核心功能
- 智能饲喂方案:系统根据猪只体重、环境温度,推送当日饲料配方,每吨料可省30-50元;
- 行情雷达:每天7:00推送当地生猪、玉米、豆粕价格,误差不超过1%;
- 一键贷款:用存栏猪只做抵押,线上签约,最快2小时到账,年化利率比传统渠道低2-3个点。
大北农农业互联网解决了哪些痛点?
痛点一:信息孤岛
过去,养殖户用纸质档案记疫苗,饲料厂靠业务员抄表,数据互不联通。现在,所有环节接入“猪联网”,政府检疫、保险公司、屠宰场都能实时查看同一份电子档案,减少重复检测,每头猪节省检疫费5元。
痛点二:资金断链
中小养殖户缺抵押物,银行不敢放款。大北农用“猪只+数据”双抵押:活体猪戴耳标,数据上链,银行看得见资产,养殖户获得周转金。2023年,平台累计放款超180亿元,坏账率低于0.5%。
痛点三:行情波动大
传统方式靠微信群打听价格,滞后三天就可能亏一头猪200元。大北农接入全国200家批发市场的电子结算数据,每15分钟更新一次,用户可提前锁定出栏价,2023年帮助用户规避损失超12亿元。
真实案例:河北定州养猪户老李的转型
老李原来养500头猪,年利润30万,2022年猪价暴跌差点破产。接入大北农系统后:

- 用智能饲喂把料肉比从2.8降到2.5,一年省饲料费6万元;
- 通过行情雷达在猪价高点多卖了200头,增收18万元;
- 用“猪只贷”贷款50万扩建到1000头,利息比信用社低1.8个点。
2023年老李净利润突破90万,他总结:“以前靠经验,现在靠数据,睡得踏实。”
---大北农农业互联网的未来布局
1. 从“养猪”到“养地球”
2024年起,大北农将把碳足迹追踪植入系统,每头猪的甲烷排放量、每吨玉米的碳汇量自动计算,未来可交易碳汇指标,帮农户多挣一份“绿色钱”。
2. AI育种加速
联合中国农大搭建基因组选择算法,用AI预测种猪后代生长速度,选育周期从3年缩短到1.5年,预计2030年国产种猪市场占有率提高20%。
3. 县域服务中心下沉
计划三年内在全国2000个县建立“智农小店”,提供线下培训、设备维修、活体交割,让不会用智能手机的养殖户也能享受互联网红利。
---常见疑问快问快答
Q:没有智能手机的养殖户怎么办?
A:大北农与村级服务站合作,配备“智农通”POS机,刷卡即可上传数据,后台自动生成报表。

Q:数据安全如何保障?
A:采用“区块链+国密算法”双重加密,耳标拆卸即报警,数据篡改需同时攻破51%节点,目前零安全事故。
Q:会不会取代经销商?
A:不会。平台把经销商升级为“县域运营商”,负责地推、物流、售后,佣金比传统模式高3-5%,2023年已有78%的老经销商选择合作。
如何立即体验?
微信搜索“大北农智农通”小程序,点击“免费试用”,输入邀请码“DBN2024”,可领取价值299元的智能耳标一套,限前1000名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