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信部《2024年1-3月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》显示,截至2024年3月底,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已达12.37亿户,同比净增约3100万户,普及率突破87.6%。这一数字不仅刷新历史纪录,也再次印证我国稳居全球第一大移动互联网市场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用户结构:谁在持续入网?
新增用户并非“平均分布”,而是呈现三大特征:
- 银发族加速触网:60岁以上人群占比由2022年的7.2%升至2024年的11.4%,短视频与在线医疗是主要拉力。
- 低线市场下沉:三线及以下城市贡献新增用户的62%,千元以下5G机型与流量降费是催化剂。
- 儿童手表独立号:10岁以下“被动入网”人群突破2800万,带动家庭副卡需求。
流量消费:每月用多少GB才“及格”?
2024年一季度,我国移动互联网户均月流量达到17.26GB,是2019年的3.8倍。
流量都花在哪?
- 短视频:人均单日使用时长156分钟,贡献46%流量。
- 即时通讯:虽然时长仅38分钟,但高清视频通话推高流量占比至21%。
- 云游戏与XR:新兴场景流量同比暴增220%,5G-A网络开始显效。
网络基建:5G之后还有什么?
截至2024年3月,我国已建成5G基站374.7万个,占全球总量60%以上。下一阶段的关键词是“5G-A+万兆光网”:
- 下行万兆:北京、上海、深圳等10城启动5G-A试点,峰值速率突破10Gbps。
- 上行千兆:解决直播、远程手术等场景的回传瓶颈,时延压缩至4ms以内。
- RedCap终端:低成本5G芯片模组价格下探至60元,工业传感器大规模上云。
政策风向:监管与红利并行
2024年,《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新规》正式实施,未备案App不得上架、不得更新。与此同时,三大红利持续释放:
- 流量降费:中小企业宽带平均资费再降10%,助力直播电商。
- 算力券:上海、贵州等地向中小开发者发放“AI训练券”,降低大模型调用成本。
- 数据跨境流动:粤港澳大湾区试点“数据海关”,游戏出海企业审批周期缩短40%。
产业机会:下一个“超级应用”在哪?
结合用户规模与政策导向,三大赛道值得重点关注: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1. 银发经济+AI健康管理
问:老年人最需要什么功能?
答:一键视频问诊+跌倒监测+慢病用药提醒。目前已有厂商推出“子女代操作”远程协助模式,日活增速300%。
2. 下沉市场本地生活
问:县城外卖还能怎么卷?
答:“30分钟送菜+次日自提”混合模型。美团优选数据显示,县域订单量年增150%,客单价却反超一二线城市12%。
3. 车载+家居多屏协同
问:为什么车企都在做手机?
答:为了打通“人-车-家”账号体系。华为鸿蒙车机与小米手机互联后,应用冷启动时间缩短70%,付费转化率提升2.4倍。
风险提示:不可忽视的三道坎
- 隐私合规: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执法趋严,2023年已有21款App因违规收集人脸数据被下架。
- 流量见顶:一二线用户日均使用时长逼近6小时天花板,争夺“注意力存量”成本飙升。
- 技术债务:部分早期5G基站功耗过高,运营商OPEX占比超35%,倒逼共建共享深化。
从12.37亿用户规模的宏观数字,到银发族第一次扫码支付的微观场景,我国移动互联网仍在高速演进。谁能抓住“结构性增量”,谁就能在下一周期占据先机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