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“用户画像”成为运营生死线?
过去三年,**获客成本上涨近3倍**,粗放投放已难回本。只有**把人群拆得足够细**,才能找到ROI>1的投放切口。那么,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到底长什么样?

一、用户规模与增长拐点
截至2024Q1,**月活设备数达12.3亿**,同比仅增1.8%,流量红利正式见顶。但**45岁以上人群净增2100万**,银发经济成为最后增量。
二、地域分层:五环外仍是洼地?
- **三线及以下城市**贡献67%的新增时长,短视频人均单日使用突破140分钟。
- **县域用户**对电商直播的支付转化率高达14.7%,高于一二线的9.2%。
问:下沉市场是不是只剩价格战?
答:不是。**“质价比”**才是关键词,白牌升级与品牌平替同步爆发。
三、年龄结构:Z世代与银发族谁更“黏”?
年龄段 | 日均在线时长 | TOP3应用类型 |
---|---|---|
18-24岁 | 7.2小时 | 短视频、社交、游戏 |
50岁以上 | 4.5小时 | 资讯、短视频、健康 |
**银发族凌晨4-6点活跃度**反超Z世代,保健品直播成新蓝海。
四、兴趣圈层:从“大众”到“微众”
QuestMobile把用户拆成**1800+兴趣标签**,但真正能商业化的是**“高付费意愿+高内容产出”**的交叉人群。
- 汉服圈:女性占比78%,年均消费3800元。
- 露营圈:25-35岁男性为主,客单价突破6000元。
问:小圈层会不会很快触顶?
答:不会。以露营为例,**“露营+咖啡”“露营+飞盘”**不断裂变,生命周期被二次拉长。

五、设备与网络:5G换机红利还剩多少?
**5G终端渗透率已达62%**,但**4G用户ARPU值更低**,适合推轻量级小程序。值得注意的是,**WiFi场景时长占比回升至54%**,家庭大屏重新成为流量入口。
六、内容消费:短视频“内卷”后的三条出路
- 微短剧:单集1-3分钟,付费点设置在第5集,完播率可达65%。
- 知识切片:把长课拆成60秒知识点,转化率比直播高2.3倍。
- AIGC二创:用户用AI模板二创明星同款视频,UGC量提升400%。
七、支付能力:谁在悄悄升级?
虽然**人均月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仅3100元**,但**“她经济”与“娃经济”**呈现高溢价。
- 母婴人群:愿意支付**高于均价2.7倍**购买“零添加”食品。
- 宠物人群:单只猫年均消费突破3000元,**智能猫砂盆**渗透率达18%。
八、如何三步完成精准画像?
Step1 数据层:埋点+外部数据源
埋点别只埋PV/UV,**关键行为节点**必须全埋,例如“加入购物车后未支付”。同时接入**运营商数据包**,补足线下位置信息。
Step2 标签层:动态权重模型
传统RFM模型升级成**RFMS**(S=Social),把用户分享次数纳入价值评估。权重每周自动调参,避免标签老化。
Step3 应用层:人群包AB测试
把人群包拆成**实验组(画像精准)与对照组(通投)**,跑7天看ROI差异。某美妆品牌用此方法将**CAC从120元降到43元**。

九、2024年必须盯紧的三个变量
- AI搜索习惯:18%的Z世代开始用AI对话替代传统搜索,SEO关键词逻辑将被重构。
- 小程序互通:微信、抖音、支付宝小程序账号体系打通,**跨平台复购率**可提升35%。
- 线下回流:淄博、哈尔滨等网红城市验证,**线上种草+线下体验**闭环带来二次流量爆发。
十、实战案例:一条视频如何卖出10万单螺蛳粉?
背景:广西某食品厂库存积压,预算仅20万。
操作:
- 圈选**“18-30岁+夜宵场景+价格敏感”**人群包,共180万设备。
- 用方言+“加臭加辣”痛点拍15秒短视频,**前3秒出现“月薪3000也能吃爽”**字幕。
- 评论区置顶**“拍2发7”**限时券,利用损失厌恶心理。
结果:72小时ROI=4.8,复购率28%,远超行业均值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