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互联网行业前景如何_2017互联网创业机会在哪

新网编辑 19 0

2017年互联网整体走势:从流量红利到价值深耕

2016年底,几乎所有从业者都在问同一个问题:“流量红利真的结束了吗?”答案并不悲观,而是更残酷——流量仍在增长,但“粗放式增长”的时代已彻底终结。2017年的关键词是“价值深耕”:谁能把现有用户吃干榨尽,谁就能活下来。

2017互联网行业前景如何_2017互联网创业机会在哪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移动端的“下半场”到底指什么?

过去五年,我们习惯了“装机量=估值”的公式;2017年开始,投资人只看次日留存、七日留存、付费率。这意味着:

  • 工具类产品必须转型社区或内容,否则DAU再高也融不到B轮。
  • 电商App开始比拼供应链深度,而非单纯补贴。
  • 线下流量重新被重视,共享单车、迷你KTV、无人货架都是“把二维码贴到用户必经路径”的变种。

2017年最被低估的三大赛道

1. 企业级SaaS:从“卖软件”到“租产能”

中小企业主不再愿意一次性掏几十万买ERP,他们更愿意按月为结果付费。于是出现了:

  1. 按有效线索收费的CRM(如销售易)
  2. 按节省人力成本抽成的RPA(机器人流程自动化)
  3. 按实际销售额分成的电商代运营工具

核心逻辑:把软件价格与客户收入直接挂钩,降低决策门槛。


2. 微信小程序:不是风口,是“流量下水道”

张小龙在2017微信公开课上明确说:“小程序没有入口。”这句话吓退了一批投机者,却让另一批人悄悄赚钱:

  • 线下餐饮用小程序替代点餐服务员,平均节省人力成本30%。
  • 自媒体用小程序做付费社群,绕过苹果30%抽成。
  • 电商玩家把小程序当成“尾货下水道”,清库存效率比拼多多还高。

3. 内容付费:从“知识焦虑”到“效果付费”

2016年罗振宇们教育了市场,2017年用户开始为结果买单

2017互联网行业前景如何_2017互联网创业机会在哪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职场课承诺“学完涨薪50%”,否则退款。
  • 健身课按减重公斤数收费。
  • 少儿编程直接签对赌协议:学完做不出游戏全额退费。

套路很简单:把教育变成保险卖


创业者必须回答的三个致命问题

Q1:BAT抄你怎么办?

别想着做“微信缺的一块”,要做“微信不屑做的一块”。比如微信不会为广场舞大妈单独开发工具,于是“糖豆广场舞”靠垂直社群做到千万DAU。

Q2:如何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获客?

2017年最有效的套路是“场景绑架”:把产品植入用户不得不用的场景。典型案例是“小电充电宝”,用户手机没电时根本不会比价,1小时2元也照付。

Q3:技术壁垒到底是什么?

对于大多数创业者,技术从来不是壁垒,技术带来的成本优势才是。比如用TensorFlow做图像识别并不稀奇,但有人把识别成本降到0.001元/张,就能垄断所有身份证OCR外包。


投资人视角:2017年BP里最讨厌看到的词

2016年热词2017年看到直接Pass
共享经济“XX领域的Uber”
人工智能“深度学习赋能”
消费升级“新中产”

相反,“现金流”、“单客经济模型”、“LTV/CAC>3”这些土词能让投资人多看十秒。


给早期团队的三条反常识建议

  1. 别做App了:2017年安卓应用商店获客成本已突破8元/注册,不如先做公众号测试需求。
  2. 招销售比招程序员更急:ToB领域,一个资深销售带来的年收入≈10个中级工程师。
  3. 故意限制功能:早期版本砍掉80%功能,反而能让用户更快体会到核心价值(参考2017年初的“小年糕”)。

尾声:2017年的残酷浪漫

这一年,不会再有“滴滴快的大战”那种史诗级烧钱故事,取而代之的是“每天节省2%成本就能多活一个月”的慢性绞杀。但正因如此,真正理解用户钱包的创业者终于等到了属于他们的时代。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