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行业整体趋势:冰火两重天还是结构性机会?
过去三年,互联网大厂“裁员”“锁HC”的新闻轮番刷屏,很多应届生和转行者心里打鼓:互联网行业真的不行了吗? 实际数据却呈现“冷热并存”: - 中国信通院《2023互联网发展报告》显示,全行业营收增速仍保持在12.7%,高于GDP增速; - 但新增岗位同比下降18%,竞争指数从2021年的32:1飙升至2023年的54:1。 结论:总量放缓,结构升级——传统流量红利见顶,AI、出海、产业互联网却在逆势扩招。

二、哪些细分赛道在逆势扩招?
1. AIGC与大模型:人才缺口最大的“新大陆”
2024年春招,仅字节、阿里、美团三家放出的大模型算法岗就超过600个,而高校对口应届硕士不足2000人。 核心需求集中在: - **Prompt工程师**(平均月薪35K-50K,无需博士) - **模型微调/压缩工程师**(熟悉LoRA、QLoRA优先) - **AI产品运营**(懂场景落地,会写技术PRD)
2. 跨境电商与SaaS出海:美元薪资+人民币生活成本
Shein、Temu、TikTok Shop的海外团队扩张速度>50%/年。 热门岗位: - **本地化增长运营**(小语种+数据分析,Base广州/深圳,年薪可达80万RMB) - **海外支付风控**(熟悉Stripe、Adyen规则,跳槽溢价3倍)
3. 产业互联网:To B的“慢钱”开始快起来
阿里云、华为云、腾讯云2024年政企订单增长40%+,带动: - **解决方案架构师**(懂政务/制造流程+云原生技术) - **工业AI交付经理**(OT与IT跨界人才极度稀缺)
三、2024年入行门槛变高还是变低?
问:非科班出身还能进互联网吗? 答:能,但路径变了。 - **技术岗**:LeetCode刷题不再是唯一标准,具备垂直场景项目(如用LangChain做法律问答机器人)可抵消学历劣势; - **非技术岗**:传统“运营/产品”卷成红海,但AI+行业运营(如AI医疗运营)人才供给几乎空白; - **学历要求**:大厂算法岗硕士起步,但中小厂更看重Kaggle/天池比赛名次。
四、薪资真相:倒挂结束,回归价值
2023年校招SSP offer神话终结,但核心人才溢价仍在: | 岗位类型 | 2022年白菜价 | 2024年中位数 | 涨幅关键点 | | --- | --- | --- | --- | | Java后端 | 22K×15 | 20K×14 | 高并发经验>框架熟练度 | | AIGC产品经理 | 25K×16 | 35K×18 | 独立负责过Prompt迭代 | | 海外投放 | 18K×13 | 28K×15 | 单月ROI>3的实操案例 |
五、35岁危机:伪命题还是真风险?
问:35岁+互联网人只能送外卖? 答:淘汰的是“工具人”,不是“系统架构师”。 - **技术线**:P7及以上如果具备跨团队资源协调能力,反而越老越吃香; - **管理线**:中小厂CTO更看重0-1技术落地经验而非大厂光环; - **转型案例**:前美团L8后端转型AI infra创业,3个月拿到红杉天使轮。

六、给不同背景求职者的行动清单
应届生:用“项目制”替代“实习堆量”
- 在GitHub复现一个7B模型私有化部署项目,STAR法则写简历; - 参加阿里云天池大赛,TOP10%可直接进终面。传统行业转行:抓住“行业+数字化”交叉点
- 制造业从业者:学习MQTT+数字孪生,跳槽工业互联网公司薪资翻倍; - 教培老师:用ChatGPT+知识图谱做AI课程设计,转型教育科技PM。海归:避开“纯技术岗”红海
- 利用海外SaaS产品经验,投递跨境支付/合规岗位; - 重点突出GDPR/CCPA数据合规落地案例。七、未来五年,哪些能力最抗周期?
- **复杂系统拆解能力**:能把大模型训练成本从10万美元降到1万美元; - **跨文化协作能力**:同时管理硅谷工程师和东南亚客服团队; - **行业Know-how+AI工具化**:比如用Stable Diffusion改造传统服装设计打版流程,效率提升300%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