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业互联网投资方向有哪些?
核心方向集中在垂直行业SaaS、工业物联网平台、供应链数字化、智能制造、能源互联网、产业金融、B2B交易撮合、数字孪生、低代码/无代码、数据要素流通十大赛道。

产业互联网为何成为资本新宠?
过去十年,消费互联网红利见顶,流量成本飙升,资本开始寻找更高壁垒、更长生命周期、更稳定现金流的赛道。产业互联网恰好满足这三点:
- 高壁垒:Know-how深、客户切换成本高,先发者易形成护城河。
- 长周期:B端决策链条长,合同动辄三年起,续费率远高于C端。
- 现金流稳:订阅制+增值服务费,收入可预测,估值模型更稳健。
十大细分赛道拆解:机会与陷阱并存
1. 垂直行业SaaS:从“通用”到“深耕”
问:为什么通用型SaaS增长乏力?
答:功能大而全,却无法解决行业特殊合规、流程、数据格式问题。
机会:聚焦医药流通、跨境物流、装配式建筑、新能源电站运维等细分,客单价可从每年几万抬升至百万级。
陷阱:行业天花板低,需提前布局多行业矩阵或上下游延伸。
2. 工业物联网平台:软硬一体才是真壁垒
问:平台型公司如何避免沦为“系统集成商”?
答:必须掌握边缘计算网关+工业PaaS+行业算法模型三位一体能力。
亮点案例:某钢铁厂边缘盒子实时采集12000+传感器数据,通过AI预测辊道故障,停机时间下降37%,年化节省2000万元。
投资指标:硬件毛利率≥35%、软件复购率≥80%、单客户年增购≥30%。
3. 供应链数字化:从“单点”到“网络协同”
问:只做TMS或WMS已过时,新机会在哪?
答:多级供应商穿透+金融风控+跨境合规三位一体。
关键数据:头部平台已连接超10万家中小工厂,订单融资不良率控制在1.2%以内,远低于传统银行5%-8%。
4. 智能制造:MES之后,MOM崛起
传统MES侧重车间级执行,MOM(Manufacturing Operations Management)则打通计划、物流、质量、设备、能耗全流程。
投资逻辑:优先看半导体、锂电、光伏三大高景气行业,单项目合同额可达3000万-1亿元。

5. 能源互联网:虚拟电厂与分布式储能
问:政策补贴退坡后,商业模式靠什么盈利?
答:现货市场交易+容量补偿+辅助服务三重收入。
核心门槛:算法需同时满足电网安全约束与业主收益最大化,实时调度延迟<100ms。
6. 产业金融:数据即风控
问:如何破解中小企业“缺征信”难题?
答:通过订单、物流、发票、能耗、设备OEE等多维数据构建动态授信模型。
风控效果:某塑化平台接入8000+企业,坏账率<0.8%,资金方年化收益12%-15%。
7. B2B交易撮合:从“信息黄页”到“履约闭环”
问:如何避免陷入价格战?
答:切入非标品、长账期、跨境合规三大痛点,提供质检、仓储、物流、金融一站式服务。
关键指标:GMV增速>100%、自营收入占比>30%、履约毛利率>8%。
8. 数字孪生:仿真精度决定商业价值
问:数字孪生是噱头还是刚需?
答:在航空发动机、港口调度、化工装置等场景已验证ROI。
技术门槛:需将CFD、离散事件仿真、AI预测融合,误差<3%才能被客户接受。
9. 低代码/无代码:开发者生态决定天花板
问:如何避免沦为“高级Excel”?
答:必须提供行业组件库、API市场、开发者分成机制。
数据验证:头部平台已积累50万+开发者,企业客户年续费率92%。

10. 数据要素流通:从“数据孤岛”到“可信交易”
问:如何解决“不敢共享、不愿共享”?
答:采用隐私计算+区块链确权+分级分域授权。
政策红利:国家数据局成立,预计2025年数据交易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。
如何评估产业互联网项目?六维模型拆解
维度一:行业天花板与增速
用“可服务市场规模(SAM)”而非泛泛的TAM。例如,锂电设备预测性维护的SAM≈120亿元,年复合增速45%。
维度二:客户付费意愿与能力
问:如何快速验证?
答:跑10家头部客户POC,若5家以上愿意预付30%款项,则需求真实。
维度三:产品标准化程度
用“客制化开发工时占比”衡量,优秀项目应<20%,否则难以规模化。
维度四:数据网络效应
每新增一个客户,算法精度提升1%-3%,形成马太效应。
维度五:团队基因
理想组合:行业老兵+互联网产品+算法科学家,缺一不可。
维度六:退出路径
产业互联网并购活跃,2023年超60%项目通过产业方收购退出,PE倍数普遍15-25倍EBITDA。
未来三年,投资人最应警惕的三大误区
- 伪需求陷阱:客户说“很好”却不愿付费,常见于政府补贴驱动的赛道。
- 技术至上陷阱:算法再先进,若无法嵌入现有ERP/MES,落地周期会被无限拉长。
- 规模幻觉:GMV高但take rate<1%,本质是低毛利贸易,而非科技服务。
产业互联网投资已进入“深水区”,资本不再为故事买单,而是为可验证的ROI、可复制的商业模式、可持续的护城河投票。谁能率先跑通数据-金融-交易闭环,谁就能在下一轮周期中胜出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