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联网公司对赌协议是什么_如何在对赌中占据优势

新网编辑 6 0
互联网公司对赌协议是什么 对赌协议本质上是投资人与创始团队之间关于未来业绩或估值的“估值调整条款”。当公司未能在约定时间内完成收入、利润或上市等关键指标时,需按预设公式向投资人补偿股份或现金;反之,投资人则让渡部分权益给创始团队。 --- ###

为什么互联网项目更青睐对赌

1. **高成长性与不确定性并存**:互联网业务爆发快、迭代快,传统估值模型难以精准定价,对赌用“未来业绩说话”降低分歧。 2. **轻资产、重人效**:核心资产是代码和用户,投资人担心团队懈怠,对赌把创始人利益与业绩深度绑定。 3. **退出通道清晰**:多数项目以并购或上市为终点,对赌把退出节点量化,减少“长期陪跑”风险。 --- ###

对赌协议的核心条款拆解

- **业绩指标**:常见为“年度营收≥X亿元”或“净利润率≥Y%”,也有“日活破千万”这类互联网特色指标。 - **补偿方式**:     • 股份回购:未达标时创始人按约定价格回购投资人股份;     • 股权稀释:低价增发新股给投资人,创始团队股权被动下降;     • 现金补偿:直接支付差额,现金流压力最大。 - **保护性条款**:投资人往往要求董事会席位、重大事项否决权,防止创始人“赌输跑路”。 --- ###

如何在对赌谈判中占据主动

####

1. 选对指标:用“可控数据”替代“外部变量”

**错误示范**:把“上市”设为唯一对赌条件,受监管周期影响大。 **正确做法**:将“年复合增长≥60%”拆成季度里程碑,并加入“不可抗力”豁免条款,如疫情、政策突变。 ####

2. 设置双向对赌:让投资人也承担义务

传统条款只惩罚创始团队,可反向约定: - 若提前完成业绩,投资人需追加下一轮资金或让渡董事会席位; - 若因投资人资源不到位导致业绩未达标,补偿条款自动失效。 ####

3. 引入“估值调整区间”而非“一刀切”

把补偿改为“阶梯式”: - 完成90%指标→补偿5%股份; - 完成80%→补偿10%; - 低于70%才触发回购。 既给投资人安全感,也避免创始人一夜失去控制权。 ####

4. 用“里程碑融资”替代单次大额对赌

把大额融资拆成多轮,每轮绑定独立对赌: - A轮对赌用户增长; - B轮对赌商业化收入; - Pre-IPO轮对赌净利润。 每轮达标后重新谈判估值,降低单次失败带来的毁灭性风险。 --- ###

实战案例:某SaaS公司如何翻盘

背景:2021年B轮融资时,投资人对赌“2023年ARR≥3亿元,否则创始人回购12%股份”。 **危机**:2022年宏观经济下行,客户预算削减,ARR仅完成1.8亿元。 **解法**: 1. **数据重构**:把“ARR”改为“NDR(净收入留存率)≥110%”,证明客户续费能力强; 2. **引入战略股东**:用较低估值引入产业资本,换取老投资人延长对赌期限至2024年; 3. **业务分拆**:将高毛利模块独立为子公司,提前完成子公司的对赌指标,对冲母公司压力。 结果:2024年Q2,合并报表ARR达3.2亿元,对赌成功,创始团队股权未受损。 --- ###

创始人最容易踩的四个坑

- **过度承诺**:为了高估值盲目签“净利润翻倍”条款,忽视互联网早期需持续投入。 - **忽略税务成本**:股份回购可能被视为“股权转让”,产生20%个人所得税。 - **竞业限制过宽**:部分协议要求创始人离职后三年内不得从事相关行业,等于“赌输即失业”。 - **口头承诺未落纸**:投资人承诺“提供流量资源”但未写入协议,最终无法兑现。 --- ###

投资人视角:他们如何评估对赌风险

1. **团队韧性**:连续创业者、技术背景强的团队更容易获得宽松条款。 2. **行业天花板**:赛道规模≥500亿元时,投资人愿意接受更激进的业绩目标。 3. **数据透明度**:实时后台权限、第三方审计报告能显著降低对赌补偿比例。 --- ###

未来趋势:动态对赌与AI监控

- **动态对赌**:根据实时经营数据自动调整估值,如月活每增长10%,估值上调5%。 - **AI监控**:通过API接入公司财务、运营系统,投资人可实时预警业绩偏差,减少“年底算总账”的冲突。
互联网公司对赌协议是什么_如何在对赌中占据优势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