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为什么传统保险模式难以满足数字化需求?
传统保险链条长、环节多,**客户体验碎片化**、**理赔效率低下**、**产品同质化严重**。当用户已经习惯在手机上完成支付、借贷、理财时,保险却还在线下填表、邮寄资料,自然被“用脚投票”。

二、互联网保险公司如何发展?
1. 找准细分赛道:从“大而全”到“小而美”
与其跟巨头拼规模,不如**深耕垂直场景**。例如:
- 宠物险:绑定宠物医院数据,实时出单;
- 运动意外险:与Keep、悦跑圈合作,按次投保;
- 跨境电商退货运费险:与Shopify、速卖通API对接。
核心逻辑:**场景即流量,数据即风控**。
2. 用技术重构价值链:AI+大数据三板斧
智能核保:通过OCR识别体检报告,30秒给出承保结论,拒保率下降40%。
动态定价:接入车联网数据,按天计算保费,低风险用户保费直降25%。
反欺诈:利用知识图谱识别“带病投保”团伙,每年减损超千万。
3. 构建信任飞轮:把理赔做成营销
用户最担心“这也不赔、那也不赔”。破局方法:
- **理赔节点直播**:邀请第三方公估师在线拆解定损过程;
- **区块链存证**:病历、维修发票上链,不可篡改;
- **先行垫付**:万元以下案件,2小时到账,后续再追偿。
三、互联网保险怎么做?落地步骤拆解
第一步:合规先行,牌照与备案
自营平台需持**互联网保险牌照**或与持牌机构合作;产品上线前完成**银保监会备案**,避免“擦边球”被下架。

第二步:冷启动获客的三条低成本路径
路径A:内容种草
在知乎、小红书输出“如何给父母买保险不踩坑”等干货,文末植入免费风险测评工具,转化率可达8%。
路径B:API分发
将碎屏险封装成SDK,嵌入手机厂商系统,用户换屏时一键投保,获客成本降至传统渠道的1/10。
路径C:社群裂变
设计“家庭保单管理”小程序,用户分享即可解锁专家解读服务,3天带来10万注册用户。
第三步:留存与复购的“三段火箭”
第一段:保单管家
自动同步用户全渠道保单,到期前30天推送续保提醒,续保率提升35%。
第二段:增值服务
购买重疾险即送全年在线问诊,使用率达60%,形成使用习惯。
第三段:家庭账户
打通配偶、子女信息,推出“家庭共享免赔额”,带动客单价翻倍。
四、未来三年,必须押注的三大变量
变量1:可穿戴设备数据变现
Apple Watch的心率、睡眠数据已能预测糖尿病风险。**保险公司与硬件厂商分成**,健康人群保费下调,慢病人群则推荐管理方案,实现双赢。
变量2:嵌入式保险(Embedded Insurance)
特斯拉在购车流程中默认勾选“车险分期”,渗透率超70%。互联网保险公司需**将保险产品API化**,像乐高一样嵌入电商、OTA、SaaS系统。
变量3:监管沙盒与合规科技
北京、深圳已开放保险科技监管沙盒,允许**小额短期健康险**试点创新条款。提前布局RegTech系统,可缩短备案周期50%。
五、常见误区与避坑指南
误区1:盲目烧钱投信息流广告
保险决策周期长,单纯竞价获客ROI极低。正确姿势:用免费工具或内容建立信任,再投放再营销广告。
误区2:照搬互联网“快迭代”打法
保险条款需精算和法律双重审核,迭代周期以月为单位。建议采用**灰度发布**,先向1%用户推送新条款。
误区3:忽视线下服务网络
即使100%线上投保,**重大理赔仍需线下查勘**。与公估公司、4S店、医院系统深度对接,才能避免“最后一公里”崩盘。
六、自问自答:小公司如何与大厂错位竞争?
问:流量、资金、品牌都不如人,怎么办?
答:聚焦**非标需求**。例如,大厂不做“潜水教练责任险”,因为市场太小。但垂直人群付费意愿强,保费可达标准产品的3倍。
问:如何说服传统再保公司提供承保能力?
答:用数据说话。将历史理赔数据、风控模型、动态监控系统打包成**再保路演手册**,证明风险可控,再保公司自然愿意分保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