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告形态:从横幅到沉浸式,谁在主导流量?
过去十年,中国网民经历了横幅→信息流→短视频→沉浸式直播的完整迁移。QuestMobile数据显示,2023年短视频广告收入占互联网广告大盘42.7%,首次超过搜索与电商广告之和。

为什么短视频广告增长如此迅猛?
因为算法推荐+即时转化缩短了用户决策链。一条15秒的视频,可以完成种草、比价、领券、下单四步动作,ROI普遍高于图文2.8倍。
平台格局:BAT之外,新势力如何切蛋糕?
传统认知里,广告预算围着BAT转。但2023年财报透露:
- 抖音电商广告收入突破2000亿元,增速连续三年超50%
- 小红书搜索广告客单价达45元,逼近百度凤巢
- B站Story Mode单CPM涨到38元,品牌主排队等档期
中小品牌如何在新平台冷启动?
答案:先投KOS再投KOL。先用100位腰部达人做A/B测试,跑出高转化脚本后,再花预算找头部主播放大。完美日记用这套模型,把单条视频跑量成本从1.2元降到0.35元。
监管风向:数据安全法之后,精准投放还行得通吗?
2021年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实施后,IDFA、OAID等设备标识符获取率暴跌至35%。但广告系统并未崩溃,反而催生三方数据融合新玩法:
- 运营商人群包与电商平台订单数据碰撞,找到高潜人群
- 线下商超POS数据反哺线上DMP,实现「看过广告-到店核销」闭环
- 品牌自建CDP,用会员手机号做Look-alike扩展
哪些行业受冲击最大?
金融、教育、医疗三大领域,因敏感个人信息限制,获客成本上涨60%-120%。某头部在线教育机构透露,现在每注册一个用户,需要消耗8条短视频线索+3次电销跟进,转化周期拉长到14天。

技术突破:AIGC如何重构广告生产链?
2023年双11,阿里妈妈用AI生成8000万条商品文案,点击率比人工撰写高17%。更激进的是,抖音电商测试数字人直播,24小时不间断带货,单场GMV突破300万元。
广告从业者会被AI取代吗?
短期内创意策略岗反而更值钱。因为AI能批量生产「对」的内容,但「爆」的内容需要人类洞察。比如「椰云拿铁」的爆款文案「生椰+咖啡=YYDS」,就是人类基于社交语境的二次创作。
预算迁移:2024年钱会流向哪里?
秒针系统调研了200位CMO,发现三大增量市场:
- 微信视频号:广告加载率仅3%,流量洼地明显
- OTT开机广告:家庭场景渗透率超52%,适合汽车、家电品牌
- 线下屏联网:分众电梯屏接入阿里妈妈后台,可实时竞价
如何评估新渠道的投产比?
记住「三三制」原则:用30%预算测试新渠道,30%加码高ROI渠道,40%留在基本盘。某新锐美妆品牌用这套方法,把整体ROI从1:2.3提升到1:4.1。
用户心理:Z世代的「广告抗体」怎么破?
CBNData报告显示,76%的95后会在5秒内跳过贴片广告。但他们愿意为「会整活」的品牌买单,比如:

- 老乡鸡微博「咯咯哒」文学,评论区成大型段子现场
- 瑞幸联名「线条狗」,让打工人在工位「发疯」
- 喜茶「佛喜茶」快闪店,3天卖出50万杯
什么样的内容算「整活」?
符合「三贴」原则:贴热点、贴人设、贴场景。蜜雪冰城「你爱我我爱你」神曲爆火,就是同时踩中了「洗脑旋律」热点+「平价亲民」人设+「门店排队」场景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