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流区工业互联网产业现状
双流区依托成都芯谷、双流经开区两大载体,已聚集**超280家**工业互联网企业,覆盖航空维修、生物医药、绿色食品三大主导产业。 - **链主带动**:川航维修、通威太阳能等龙头企业率先完成“5G+数字孪生”产线改造,单线良品率提升2.3%。 - **平台支撑**:华为(双流)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提供工业PaaS服务,累计接入设备**4.1万台套**。 - **政策杠杆**:2024年新出台的《双流区智改数转专项政策》最高补贴单个项目**500万元**,门槛降至年营收2000万元。 ---落地第一步:找准高价值场景
哪些场景ROI最高?
自问:中小企业预算有限,优先改造哪个环节? 自答:从**能耗管理+质检追溯**切入,6-8个月即可回本。 - **能耗管理**:通过部署AI电表+边缘计算网关,通威切片车间年省电费**320万元**。 - **质检追溯**: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利用工业视觉检测疫苗瓶缺陷,漏检率从0.8%降至**0.02%**。 ---落地第二步:搭建低成本网络
5G专网还是Wi-Fi 6?
自问:工厂环境复杂,如何平衡时延与成本? 自答:双流区推行的**“混合组网”**方案给出答案: 1. **产线控制**用5G uRLLC切片,时延<10ms; 2. **物流扫码**用Wi-Fi 6覆盖,单AP成本降低**60%**; 3. **存量设备**通过工业网关协议转换(Modbus转MQTT),无需更换PLC。 ---落地第三步:数据要素变现
如何让数据产生持续收益?
双流区首创**“工业数据银行”**模式: - **数据确权**:企业上传设备OEE数据,获得“数据资产凭证”,可质押贷款; - **交易撮合**:川航维修将发动机振动数据脱敏后出售给算法公司,单条数据收益**0.5元/次**; - **收益反哺**:平台抽取10%交易佣金,专项补贴企业上云费用。 ---典型案例拆解:川航维修数字孪生
改造前后对比
- **改造前**:人工巡检一架A320需**6小时**,航材库存周转率2.1次/年; - **改造后**: 1. 通过5G+AR眼镜远程指导,检修时间缩短至**1.5小时**; 2. 基于历史故障数据训练AI预测模型,库存周转率提升至**5.8次/年**; 3. 双流区政府按改造成本30%给予补贴,企业实际投入回收期**14个月**。 ---未来三年路线图
- **2024年**:建成**10个**“5G全连接工厂”标杆,培养**500名**工业互联网工程师; - **2025年**:推动**80%**规上企业接入双流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; - **2026年**:实现航空、光伏两大产业集群**碳足迹**全流程数字化追溯,打造**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基地**。 ---企业行动清单
1. **本周内**:联系双流区经信局获取《智改数转诊断券》,免费享受**3天**现场评估; 2. **本月内**:与华为创新中心预约**PoC测试**,验证5G专网在关键工位的稳定性; 3. **本季度内**:加入“双流工业数据联盟”,共享**脱敏数据池**,降低算法采购成本**40%**。 双流区工业互联网的落地不是选择题,而是**路径清晰的必答题**。从场景到网络再到数据变现,每一步都有政策、平台、链主企业托底,剩下的只需企业迈出第一步。 ```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