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互联网案例_如何规避侵权风险

新网编辑 4 0

北京互联网侵权为何频发?

过去三年,北京互联网法院年均收案量突破4.8万件,其中著作权、商标权、个人信息三类纠纷占七成。高发原因主要有三点:

北京互联网案例_如何规避侵权风险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平台审核机制薄弱:短视频平台日均上传量过千万,人工+算法仍难以及时过滤侵权内容。
  • “搬运”成本低:一键抓取、AI洗稿工具泛滥,原创者维权成本却高达8000元/次
  • 跨境取证难:服务器设在海外的侵权网站,司法协助周期动辄6个月以上

典型案例拆解:从“视觉中国黑洞照片”到“豆瓣用户信息抓取”

案例一:黑洞照片著作权之争

2019年,视觉中国将欧洲南方天文台发布的黑洞照片标注版权并收费。北京互联网法院认定:

  1. 该照片属于全人类公共领域成果,视觉中国无权主张著作权;
  2. 平台需建立“红旗规则”——对明显无版权的内容主动过滤。

企业启示:建立版权白名单库,对NASA、ESA等机构发布的素材设置自动豁免。


案例二:某科技公司抓取豆瓣用户影评案

被告通过爬虫抓取15万条豆瓣影评用于AI训练,法院最终判决:

  • 用户生成内容(UGC)具有独立经济价值,抓取需获得三重授权(平台+用户+著作权);
  • 赔偿金额按“用户活跃度×广告收益”计算,总额达320万元

如何建立侵权风险防火墙?

1. 内容上线前的“三查机制”

检查维度工具推荐北京法院采信度
图片版权百度图腾、TinEye92%
字体授权字由、360字体检测89%
音乐版权VFine、腾讯音乐检测95%

2. 用户协议的“三重授权”条款

参考《北京市网络交易平台服务协议指引》,需在注册协议中明确:

用户上传内容即视为:
1. 授予平台全球范围内的信息网络传播权;
2. 同意平台将内容用于算法训练,但需匿名化处理;
3. 授权平台对第三方侵权行为单独维权。

3. 侵权发生后的“72小时应急流程”

  1. 证据固化:通过北京云法庭区块链存证系统上传侵权页面(成本0.3元/条);
  2. 平台投诉:向抖音、微信等提交“侵权通知+权属证明”,平均处理时效14小时
  3. 司法救济:北京互联网法院支持“异步审理”,非开庭时间也可提交证据。

中小企业如何低成本合规?

Q:初创公司没有法务团队怎么办?

A:使用“版权保险+SaaS监测”组合方案:

北京互联网案例_如何规避侵权风险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人保财险推出的“网络侵权责任险”,年费8000元可覆盖300万元赔偿;
  • 鲸版权、维权骑士等SaaS工具提供7×24小时侵权监测,单条线索成本0.2元

Q:如何证明“合理使用”?

A:北京法院在2023年“图解电影”案中明确四项标准:

  1. 使用比例不超过原作品10%
  2. 需添加实质性评论或解说(纯剪辑不构成合理使用);
  3. 不得影响原作品正常使用市场
  4. 需标注完整来源及作者

未来趋势:AI生成内容的合规红线

2024年4月,北京互联网法院首次受理“AI绘画著作权案”,争议焦点在于:

  • 提示词(Prompt)是否构成独创性表达
  • AI训练数据来源是否需逐一授权

目前司法倾向:“实质性相似+接触可能性”仍是侵权认定核心,建议企业保存训练数据采购合同、模型参数日志等全链路证据。

北京互联网案例_如何规避侵权风险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