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,移动互联网的红利逐渐见顶,资本开始寻找新的赛道。那一年,区块链、短视频、在线教育、新零售、企业服务轮番登上热搜,也造就了无数财富神话。本文用问答形式拆解当年的核心逻辑,并给出可落地的参与路径。

2018年最火的投资主题是什么?
答案:区块链、短视频、在线教育、新零售、企业服务。
如果把2018年的融资事件拉成一张热力图,**区块链**的橙红色最先映入眼帘。比特币在2017年末冲至近2万美元,带动ICO(首次代币发行)在2018年Q1达到顶峰;随后监管趋严,热度迅速降温。紧接着,**抖音、快手**的日活破亿,让短视频成为广告主的必争之地;**VIPKID、猿辅导**单月融资额屡创新高,验证了在线教育的现金流模型;**盒马鲜生、瑞幸咖啡**把“线上+线下”的新零售概念推向高潮;而**企业级SaaS**则在低调中完成多笔大额融资,成为机构“避险”首选。
为什么这些赛道能在2018爆发?
技术拐点+政策窗口+用户代际更替
- 技术拐点:4G普及率突破70%,移动支付渗透率超60%,为短视频、新零售提供了基础设施。
- 政策窗口:教育部“减负”政策间接推高在线教育需求;各地政府对区块链产业园的税收优惠,降低了创业成本。
- 用户代际更替:95后进入职场,消费决策更依赖社交媒体;B端企业管理者年轻化,更愿意为效率工具买单。
普通人如何低门槛参与?
1. 二级市场:买不了比特币,还能买什么?
2018年国内交易所关停,**港股区块链概念股**成为替代选择。例如,**桐成控股**被火币借壳后单月涨幅超200%。选股逻辑:市值小(<50亿港币)、主营业务可“区块链+”、大股东有币圈背景。
2. 一级市场:众筹咖啡店不是玩笑
瑞幸咖啡在2018年开放“**合伙人众筹**”,最低门槛18万,包含设备、装修、原料全包。总部承诺若亏损可回购,本质是“保本+分红”的类债权投资。当年签约超1000家门店,**年化收益15%—25%**的案例并不罕见。
3. 内容变现:短视频带货的雏形
抖音在2018年6月上线“购物车”功能,粉丝1万即可申请。实测数据:**10万播放带来300—800元淘客佣金**,垂直领域(美妆、母婴)转化率更高。普通人策略:搬运YouTube创意+二次剪辑,单账号月入5000元可复制。

哪些坑必须避开?
ICO的“空气币”陷阱
2018年Q2,某明星站台的“XMX”项目,白皮书承诺“区块链+社交”,上线交易所即破发99%。识别方法: - **团队背景**:LinkedIn可查,但无真实履历 - **代码仓库**:GitHub半年无更新 - **社群运营**:Telegram群只有机器人刷屏
新零售加盟的“伪需求”
某无人货架品牌在2018年疯狂招商,承诺“货损率<5%”。实际运营中,**写字楼场景货损率高达30%**,半年后大批撤柜。避坑指南: - 实地考察已开业3个月以上的门店 - 要求查看总部后台的**真实流水截图** - 合同中明确“退出回购”条款
2018年的经验对2024有何启示?
把当年的逻辑套用到当下: - **技术拐点**:AI大模型成本下降(类似2018年的4G资费) - **政策窗口**:数据要素流通、信创采购(类似当年的区块链产业园) - **用户代际**:00后开始主导消费(类似95后在2018年的角色)
普通人可关注的三个方向: 1. **AI应用层**:用Midjourney接单做电商详情页,单张报价50—200元 2. **数据标注众包**:百度众测、阿里众包平台,时薪20—40元 3. **信创替代**:学习国产操作系统(麒麟、统信)的运维,企业培训需求激增
最后的自问自答
Q:现在回头看,2018年最大的机会是什么? A:不是比特币,而是**抖音私域流量**。当年1万粉丝账号如今估值超10万,可惜多数人把它当娱乐工具。

Q:如果只能带一个认知回到2018,你会选什么? A:**“所有to C的爆发,最终都会沉淀为to B的基础设施”**。短视频成就了抖音,但真正的长期红利是抖音生态里的服务商——MCN、代运营、数据工具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