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方口径与第三方统计的差异
工信部在《2024年1-4月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》中给出的口径是全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16.22亿户,而QuestMobile同期发布的《中国移动互联网春季报告》则显示月活跃设备数12.36亿台。为什么会有4亿左右的差距?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原因在于:官方统计的是“开户数”,包含一人多卡、物联网卡;第三方监测的是“活跃设备”,以独立手机/平板为维度。对品牌主而言,后者更贴近真实营销场景。
网民结构画像:谁在消耗流量
年龄层分布
- 24岁及以下:占比28.7%,短视频、二次元社区为主阵地
- 25-40岁:占比46.2%,电商、办公、理财类App使用时长最高
- 41岁以上:占比25.1%,增长最快,主要增量来自下沉市场
地域差异
东部沿海省份人均月流量26.8GB,西部省份14.1GB,但后者增速高达18%,远超东部的7%。这意味着流量洼地正在转移,品牌预算需重新分配。
流量都去哪儿了:TOP10应用类别
类别 | 月人均使用时长(小时) | 同比变化 |
---|---|---|
短视频 | 38.2 | +12% |
即时通讯 | 29.5 | -3% |
综合电商 | 12.4 | +8% |
在线视频 | 11.7 | -5% |
在线音乐 | 9.8 | +1% |
短视频继续吞噬用户时间,但增速已出现放缓;即时通讯首次出现负增长,表明社交场景正在碎片化。
5G换机潮结束了吗
截至2024年4月,5G套餐用户8.89亿户,但真正使用5G网络的用户仅6.52亿户。差距来自:
- 部分用户仍在使用4G手机
- 5G覆盖弱的区域自动回落4G
- 省电模式关闭5G开关
对于开发者而言,仍需兼容4G网络下的低延迟场景,不可盲目堆高码率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下沉市场流量红利还有多久
三线及以下城市网民规模已达7.31亿,但安装App数量平均只有42款,远低于一二线城市的68款。空白地带集中在:
- 本地生活(外卖、到店团购)
- 数字阅读(免费小说、听书)
- 轻度游戏(棋牌、合成类)
获客成本仍低于15元/注册,窗口期预计持续到2026年。
流量焦虑下的新机会
小程序的二次爆发
微信、支付宝、抖音三大平台小程序月活合计9.8亿,其中30%用户不再下载原生App。品牌可借助小程序实现“即用即走”,降低决策门槛。
车载场景的崛起
智能网联汽车保有量突破2800万辆,车载应用日均使用时长47分钟,音频内容、导航、充电服务成为刚需。
如何验证数据真伪
三步自查法: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 交叉比对工信部、CNNIC、QuestMobile三家数据源
- 查看运营商基站流量报表,排除“僵尸号”
- 用第三方监测SDK抽样验证留存率
只有经过“官方+第三方+实地”三重验证,才能避免被虚假DAU误导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