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策总览:互联网教育监管框架
我国对互联网教育的监管呈现“中央统筹、部委协同、地方落地”的三级体系。《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》是纲领性文件,明确把K学科类、素质类、职业教育类全部纳入备案管理。教育部、网信办、工信部、市监总局分别负责内容、数据、网络、广告四条主线,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最终审批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主体资质:到底需要哪些许可证?
自问:做在线直播课,是不是只要营业执照就够了?
自答:远远不够。
必备“三证”清单:
- ICP经营许可证:在工信部或省通信管理局办理,经营范围须含“在线教育”或“信息服务”。
-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:涉及动漫、音乐、表演类内容必须办理,由文旅部门核发。
- 校外线上培训备案:K学科类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,需提交培训内容、师资、收费、数据安全等全链路材料。
内容红线:哪些课程不能碰?
自问:素质教育是不是可以避开“双减”?
自答:政策对学科与非学科的界定以教育部目录为准,超出目录即算学科类。
禁止内容一览:
- 学前儿童的拼音、识字、计算直播课;
- 面向义务教育阶段的境外课程、境外外教;
- 以“思维训练”“国学”包装的超纲学科内容;
- 宣扬宗教、民族分裂、历史虚无主义的信息。
师资合规:教师身份如何核验?
自问:平台能否用兼职大学生做答疑?
自答:不可以。
师资硬性要求:
- K学科类主讲教师须取得相应学科教师资格证;
- 外籍教师需提供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、无犯罪记录、学历公证;
- 所有教师信息须在平台首页显著位置公示,接受社会监督。
收费与资金监管:怎样避免“跑路”?
自问:能否一次性收取全年学费?
自答:严禁。
收费规则:
- K学科类按单次或单月收费,不得超三个月;
- 必须接入银行监管账户,实行“一课一销”;
- 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,课程结束七日内可无条件退费。
数据安全:如何保护未成年人信息?
自问:用户注册时采集头像是否合规?
自答:14岁以下采集人脸需单独征得监护人同意。
数据合规动作: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 完成个人信息保护影响评估(PIA)并向属地网信部门备案;
- 服务器必须设在中国境内,跨境传输需通过安全评估;
- 建立未成年人信息分级授权机制,敏感字段加密存储。
广告与营销:哪些话术会被罚?
自问:能否承诺“保过”“提分”?
自答:绝对禁止。
广告禁区:
- 使用“国家级”“最佳”“顶级”等极限用语;
- 发布学员成绩截图、排名等涉嫌炒作升学率的内容;
- 在中小学幼儿园内开展任何形式的商业宣传活动。
地方细则:北上广深差异对比
| 城市 | 备案周期 | 外教比例上限 | 资金监管银行 |
|---|---|---|---|
| 北京 | 20个工作日 | 不超过30% | 工商银行北京分行 |
| 上海 | 15个工作日 | 不超过25% | 建设银行上海分行 |
| 深圳 | 10个工作日 | 不超过20% | 平安银行深圳分行 |
| 广州 | 18个工作日 | 不超过25% | 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 |
合规流程:从0到1的七步落地
自问:新平台上线前,最短需要多久?
自答:若材料齐全,平均45~60天。
七步清单:
- 工商注册,经营范围写入“在线教育”;
- 申请ICP经营许可证;
- 办理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(如涉及);
- 准备师资、课程、收费、数据安全材料;
- 向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交线上培训备案;
- 接入银行监管账户并测试“一课一销”;
- 完成公安网安备案及等保测评。
常见误区:90%平台踩过的坑
1. 用“教育咨询”打擦边球——超范围经营将被列入异常名录;
2. 把服务器放在香港——未履行数据出境评估,最高可罚千万;
3. 课程外包给MCN——平台承担主体责任,师资造假同样受罚;
4. 用第三方小程序收费——逃避资金监管,一经查实立即关停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