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全球网站流量排行榜TOP10
根据SimilarWeb与Alexa两大监测机构交叉验证的数据,2016年全球月活用户(MAU)最高的十家网站依次为:- Google.com
- Facebook.com
- YouTube.com
- Baidu.com
- Yahoo.com
- Amazon.com
- Wikipedia.org
- QQ.com
- Twitter.com
- Taobao.com
为什么Google能稳居第一?
自问:Google的流量来源只靠搜索吗? 自答:不完全是。 **三大流量引擎** - 搜索:占比约65%,仍是基本盘 - Android系统级导流:Chrome、Google Now、Play商店带来20% - AdSense联盟:数百万站点嵌入广告代码,贡献剩余15% ---Facebook如何超越YouTube?
自问:视频时代YouTube为何仍被Facebook反超? 自答:社交关系链的“黑洞效应”。 **关键动作** - 2015年底上线“自动播放”视频,人均观看时长暴涨3倍 - Instant Articles让媒体直接在Facebook发文,减少跳转流失 - Messenger月活突破8亿,形成站内闭环 ---中文网站崛起的信号
**数据对比** - 2013年全球TOP10中仅百度一家中文站 - 2016年增至三家:百度、QQ、淘宝 **背后推力** - 三四线城市智能手机普及率从38%飙升至71% - 微信支付与支付宝线下场景大战,带动电商与社交双重增长 ---电商类网站的排位逻辑
Amazon vs 淘宝:谁更依赖搜索?
自问:电商流量是否主要靠搜索引擎? 自答: - **Amazon**:约55%流量来自直接访问,品牌忠诚度极高 - **淘宝**:仍有35%来自百度与淘宝内部搜索,价格敏感用户居多 ---知识类平台为何只有Wikipedia?
自问:知乎、Quora为何没进入前十? 自答: - **内容形态**:维基百科的“词条”结构天然适合SEO,长尾词覆盖率超过90% - **语言壁垒**:知乎中文内容占比过高,国际化受阻 - **商业变现**:广告克制导致推广预算有限,流量增长放缓 ---2016年流量黑马:Reddit的逆袭
虽然未进前十,Reddit从年初的全球第25位跃升至第12位,**日均停留时长达到16分钟**,超越Facebook。核心原因是: - 2016美国大选期间,政治板块/r/politics流量暴涨400% - AMA(Ask Me Anything)活动邀请奥巴马、马斯克等顶流人物 ---移动端流量占比首次突破60%的意义
**数据**:2016年10月,Google宣布移动端搜索量超过PC端 **连锁反应** - 百度推出“冰桶算法”,强制打压弹窗广告站点 - Facebook将信息流视频时长限制从30秒延长至90秒,适配竖屏观看 ---SEO从业者能从中学到什么?
长尾词策略:维基百科的启示
- 每个词条对应一个精准搜索需求,例如“2016年NBA总决赛”衍生出球员、战术、场馆等数百子页面 - 内部链接密度控制在每百词1.2个,避免过度优化社交裂变的临界点:Facebook的算法偏好
- 2016年权重最高的互动是“分享”而非“点赞”,一次分享≈12次点击 - 带疑问句的标题(如“如何…”)分享率提升23%电商SEO:淘宝的“上下架时间”漏洞
- 2016年淘宝仍沿用“临近下架时间排名靠前”规则,中小卖家通过错峰上架获取免费流量 - 但天猫店因权重更高,同一关键词下前3页占比达67% ---2016年之后的趋势伏笔
- **语音搜索**:Google Assistant在2016年5月发布,长尾词长度从平均3.2词增至4.7词 - **HTTPS**:Chrome 56开始标记HTTP页面为“不安全”,推动全球HTTPS化率从年初的27%升至年末的53% - **AMP**:谷歌加速移动页面项目上线,新闻站点加载速度提升4倍,CTR增长28%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