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联网教育政策有哪些_在线教育合规怎么做

新网编辑 18 0

政策背景:为什么互联网教育必须合规?

自2021年“双减”意见落地后,互联网教育行业迎来最严监管周期。教育部、网信办、广电总局等多部委联合发文,明确学科类校外线上培训必须持照经营、资金监管、内容审查、时间限制四大红线。任何平台若踩线,轻则下架整改,重则吊销资质。

互联网教育政策有哪些_在线教育合规怎么做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核心政策文件速览

  • 《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》:首次提出“黑白名单”制度,未备案App不得上架应用商店。
  • 《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材料管理办法》:教材须通过政治性、科学性、适用性“三审”,且每年复检。
  • 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:未满14周岁学员信息列为“敏感个人信息”,需单独授权。

在线教育合规怎么做?分角色拆解

1. 平台方:资质与资金双重锁

自问:ICP备案就够了吗?
答:远远不够。学科类培训还需:
• 省级教育部门颁发的《办学许可证》
• 与银行签订《资金监管协议》,实行“一课一销”
• 在显著位置公示收费项目、退费流程,且一次性收费不得超过3个月


2. 内容方:课程审核的“隐形门槛”

自问:自研课程如何过审?
答:需提交材料至属地教育行政部门,重点审查:
• 是否存在超前超纲(如小学奥数下放至一年级)
• 教师国籍、学历、教龄是否真实(外籍教师需提供工作许可)
• 每节课是否嵌入防沉迷提示(每20分钟弹窗一次)


3. 技术方:数据跨境传输的雷区

自问:使用AWS新加坡服务器是否合规?
答:若学员数据涉及境内产生,必须通过国家网信办安全评估,否则面临《数据安全法》高额罚款。建议采用“本地+异地灾备”混合云架构。


高频风险场景与应对方案

场景一:直播课超时

政策要求:义务教育阶段直播课不得晚于21:00
解决方案:系统自动断流+班主任人工二次确认,违规记录纳入年检。

场景二:营销话术踩雷

禁用词示例:“保过”“名校命题人”“提分神器”
替代方案:改用“基于考纲的概率模型”“平均提升区间”等中性表述。

互联网教育政策有哪些_在线教育合规怎么做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场景三:用户退费纠纷

合规要点:合同需明确7天无理由退费条款,且不得以“已开课”为由拒绝。建议接入第三方支付担保,降低投诉率。


未来趋势:合规即竞争力

2024年起,北京、上海试点“教育合规码”,家长扫码即可查看机构资质、师资、课程通过率。这意味着:
• 头部平台将投入更多资源做合规认证,形成护城河
• 中小机构可借力SaaS服务商(如“校管家合规云”)低成本达标
• 教师个人IP需绑定实名认证,否则无法开通付费直播


实操清单:7天完成合规自查

  1. 登录全国校外线上培训备案平台,核对机构信息是否公示
  2. 下载《校外培训合同(示范文本)》,替换现有用户协议
  3. 开通银行监管账户,上传三方协议至备案系统
  4. 使用腾讯云“内容安全”API,批量检测历史课程字幕
  5. 在官网底部添加“未成年人举报专区”链接
  6. 组织教师参加“双减”政策考试(80分及格,成绩留档)
  7. 委托律师事务所出具《数据合规法律意见书》
互联网教育政策有哪些_在线教育合规怎么做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