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联网汽车收入预测_2024年还能翻倍吗

新网编辑 8 0

2024年还能翻倍吗?整体规模有望突破1.8万亿元,但同比增速放缓至35%左右,翻倍概率低于三成。

互联网汽车收入预测_2024年还能翻倍吗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互联网汽车收入到底由哪些板块构成?

拆解财报与招股书后发现,收入并非只靠卖车,而是“硬件+软件+数据”的三重奏。

  • 整车销售:占收入大头,但毛利率仅8%—12%,价格战压缩盈利空间。
  • 软件订阅:FSD、NOP、座舱娱乐包,月费制带来持续现金流,毛利率高达70%。
  • 数据与广告:车机屏、手机App推送、保险比价,2023年规模已超120亿元。

2024年翻倍的三道门槛是什么?

1. 渗透率天花板

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已逼近40%,继续爆发需靠下沉市场。三至五线城市充电桩密度不足,抑制换车需求。

2. 价格战后遗症

特斯拉、比亚迪轮番降价,单车利润被压缩。若2024年继续降价10%,收入增速需靠销量提升25%才能对冲。

3. 政策补贴退坡

国补退出后,地方补贴接力有限。预测模型显示,补贴每减少1万元,销量下滑4%—6%。


软件订阅能否成为第二增长曲线?

自问:订阅收入真能撑起半边天?

互联网汽车收入预测_2024年还能翻倍吗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自答:2024年软件收入或达600亿元,但渗透率仍低。

  1. 高阶智驾包:选装率从2022年的6%升至2023年的11%,2024年有望突破20%。
  2. 座舱娱乐:视频、游戏、K歌,月ARPU值28元,年轻车主付费意愿最高。
  3. B端授权:地图、算法输出给传统车企,按辆收费,轻资产高毛利。

数据变现的灰色地带与合规成本

车机每天产生5GB—10GB数据,包含位置、语音、驾驶习惯。变现路径有两条:

  • 精准广告:根据行驶路线推送加油站、餐厅优惠,CTR可达12%,但需通过个人信息保护认证。
  • 保险联合建模:UBI车险按里程、急刹次数定价,2023年试点城市保费规模35亿元,合规审计费用占收入8%。

海外市场能否复制中国速度?

欧洲与东南亚成为出海主战场,但收入结构差异明显:

区域单车售价软件订阅接受度主要阻力
欧洲比国内高30%付费意愿高,但需符合GDPR本土品牌认知强
东南亚与国内持平偏好免费+广告模式充电基建落后

投资者如何跟踪先行指标?

与其盯销量,不如看“软件装机率×ARPU×留存率”

  • 装机率:OTA推送后七日内激活比例,低于60%说明功能鸡肋。
  • ARPU:季度环比提升5%以上,证明付费点在增加。
  • 留存率:次月续费率低于80%,预示价格战将蔓延至软件。

写在最后的冷思考

翻倍神话难再现,但结构性机会仍在:软件订阅渗透率每提升1%,可带来约25亿元增量收入;数据合规成本虽高,却为头部企业筑起护城河。与其押注全面爆发,不如锁定高毛利、高复购的细分赛道。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