启明信息产业互联网是什么_如何落地

新网编辑 20 0

启明信息产业互联网,简单来说,就是把“启明”在汽车电子、数据安全、云计算等领域积累的技术与经验,嫁接到更广阔的产业场景,通过“端-云-数-智”一体化能力,帮助制造、能源、医疗等传统行业完成数字化升级。落地路径则分为“三步走”:先搭底座、再做连接、最后建生态。

启明信息产业互联网是什么_如何落地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启明信息产业互联网的核心架构长什么样?

很多人一上来就问:它是不是又一个工业互联网平台?答案是否定的。

  • “端”层:继承自汽车电子的T-Box、网关、ECU等硬件,天然具备高可靠性、低时延、车规级安全。
  • “云”层:基于启明自研的“星云平台”,兼容私有云、公有云、混合云,支持多租户隔离。
  • “数”层:内置汽车行业最严苛的数据治理模型,可直接复用到医疗、能源等高合规场景。
  • “智”层:将自动驾驶训练出的AI算法迁移到工业质检、设备预测性维护等场景,模型复用率超过70%。

一句话总结:它不是简单的“设备上云”,而是把汽车级的高安全、高实时、高并发能力,整体平移到千行百业。


为什么制造业愿意买单?三大痛点一次解决

制造业老板最关心三件事:成本、效率、合规。启明信息产业互联网用一套组合拳给出答案。

成本:把“百万级”投入降到“十万级”

传统工业互联网项目动辄百万起步,启明把汽车电子量产经验搬过来:

  1. 硬件采用车规级芯片,规模化采购成本下降40%
  2. 软件订阅制,按产线数量阶梯计费,首年投入最低只需9.8万

效率:从“周”缩短到“分钟”

某头部发动机厂实测数据:

启明信息产业互联网是什么_如何落地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过去做一次工艺参数调优,需要停机72小时;
  • 接入启明边缘计算节点后,实时闭环控制在90秒内完成,良品率提升3.7%。

合规:一次过审,全行业复用

启明参与制定了《汽车数据安全管理办法》,把这套标准迁移到医疗器械、能源装备领域,客户过审周期平均缩短60%


落地三步法:先搭底座、再做连接、最后建生态

很多CIO担心“大平台”变成“大坑”,启明总结出一套可复制的落地节奏。

第一步:搭底座——用“轻量化数字孪生”验证ROI

不急着改造整条产线,先选一条瓶颈工位

  • 部署一台边缘网关+三个传感器;
  • 在星云平台上生成轻量化数字孪生;
  • 跑两周数据,如果OEE提升<2%则直接退出,零沉没成本

第二步:做连接——打通OT与IT的“最后一公里”

启明提供“协议翻译器”,内置2000+工业协议:

  1. PLC、CNC、机器人数据直接映射到云端时序数据库;
  2. ERP、MES、PLM通过API网关实现双向同步;
  3. 平均接入周期从3个月压缩到2周

第三步:建生态——把Know-How变成可交易的应用

平台开放低代码开发框架,支持第三方ISV上传算法:

启明信息产业互联网是什么_如何落地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设备厂商卖“硬件+算法”套餐,按次分成;
  • 系统集成商沉淀行业模板,复用率每提高10%,交付成本下降8%
  • 最终用户可在“应用商店”一键订阅,像装APP一样装工业软件。

真实案例:某动力电池厂的“启明式”升级

背景:产能扩张,但涂布工序良率卡在92%无法突破。

实施过程

  1. 边缘端:在涂布机台加装3台高速相机+1台启明自研AI Box;
  2. 云端:调用星云平台的缺陷检测模型,训练样本仅用7天
  3. 应用:实时报警+自动闭环调节,良率从92%提升到97.4%,年增收益1.2亿元。

关键经验

  • 不碰PLC程序,用“旁路采集”避免停产风险
  • 算法模型每两周OTA升级,无需人工维护;
  • 项目验收标准写进合同:良率提升<3%则全额退款。

未来展望:从“单厂”到“产业链”

启明下一步计划把“星云”升级为“星链”,让上下游企业共享同一套数据空间:

  • 电池厂可实时查看正极材料供应商的批次检测数据;
  • 整车厂能追溯每一块电芯的涂布参数;
  • 金融机构基于真实生产数据提供“秒批秒贷”供应链金融服务。

当数据像电流一样在产业链自由流动,启明信息产业互联网才真正完成了它的使命。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