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互联网人身险市场到底发生了什么?
2017年被称为“互联网人身险元年”。这一年,保监会连发《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行为的通知》(134号文)和《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》升级版,**直接把网销短期理财险逼到悬崖边**,却给长期保障型产品让出了黄金跑道。结果,线上渠道出现了三大变化: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 **定期寿险**首次在支付宝、微信等平台实现月缴模式,最低每月9.9元起。
- **重疾险**出现“轻症多次赔付+中症责任”的网红条款,价格却比线下便宜30%。
- **年金险**告别“快返”噱头,最长锁定20年现金流,IRR悄悄爬升至4.025%天花板。
2017互联网人身险怎么买?三步锁定靠谱保单
第一步:先搞清楚自己到底缺什么
别一上来就比价格。**先自问:我是要保死亡?保大病?还是保退休?**
- 刚毕业的年轻人:优先买**30年期定期寿险**,保额=年收入×10,解决父母赡养费。
- 30岁已婚族:在定寿基础上加**单次赔付重疾险**,保额=治疗费用+两年收入损失。
- 40岁企业主:用**增额终身寿**做资产隔离,现金价值3.5%复利写进合同。
第二步:挑平台比挑产品更重要
2017年拿到网销牌照的保险公司只有61家,**真正有自营平台的不到20家**。建议这样筛:
- 看备案:登录银保监会官网→在线服务→备案产品查询,输入产品条款名称,**查不到直接拉黑**。
- 看服务:测试凌晨12点在线客服响应速度,**超过5分钟未读消息的慎选**。
- 看理赔:重点盯“闪赔”承诺,**2017年行业最快的是弘康人寿,3000元以下2小时到账**。
第三步:健康告知别耍小聪明
2017年某平台数据显示,**32%的拒赔是因为投保时隐瞒甲状腺结节**。记住两个原则:
- 问什么答什么,**没问到的体检异常不用主动提**。
- 医保卡外借过?必须如实告知,**2017年已有法院判例外借记录影响理赔**。
2017互联网人身险有哪些产品?按需求对号入座
定期寿险TOP3(2017年销量数据)
产品名称 | 30岁男/100万保额/30年缴 | 核心亮点 |
---|---|---|
华贵大麦定寿 | 每年1510元 | 免责条款仅3条,可智能核保 |
瑞泰瑞和定寿 | 每年1690元 | 女性费率低20%,乙肝携带可标体 |
中信保诚祯爱优选 | 每年1890元 | 前10年额外50%保额 |
重疾险黑马清单
2017年出现**“轻症+中症+重疾”**三层防护结构,这三款最出圈:
- **百年康惠保**:纯重疾底价之王,30岁男50万保额保到70岁,年缴2650元。
- **复星联合康乐一生**:首创投保人豁免配偶责任,夫妻互保一方出事双方保费全免。
- **弘康哆啦A保**:轻症赔付后重疾保额不降反增,最多赔3次。
年金险的4.025%绝唱
2017年9月监管窗口指导后,**预定利率4.025%的年金险集体下架**。最后冲刺阶段,这三款被疯抢: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 信泰如意享:第10年IRR突破3.8%,支持加保写进合同。
- 复星保德信星享福:养老金领取后仍有现金价值,适合传承。
- 君康颐养金生:男性最早60岁领取,女性55岁,对抗延迟退休。
2017年投保最容易踩的坑
坑1:把“保证续保”当“保证费率”
2017年好医保长期医疗险火爆,但条款明确写着**“费率可调”**。简单说:能续保,但可能涨价。
坑2:忽略职业限制
某款网红定寿把**“高空作业”定义为3米以上**,很多装修工人买完才发现拒赔。
坑3:盲目信任“智能核保”
智能核保≠人工核保,**2017年有案例因智能核保未询问“心电图ST段改变”导致后期拒赔**。
2017年之后,这些趋势正在改变投保方式
虽然讲的是2017年,但**当年埋下的种子正在发芽**:
- 区块链理赔:2017年众安率先试点,现在已覆盖500家医院。
- 月缴模式:2017年支付宝首推,如今成为95后投保标配。
- 大数据风控:2017年只是雏形,现在能根据运动步数动态调整保费。
看懂2017,就抓住了互联网人身险的底层逻辑:**监管收紧时,保障型产品永远是最硬的通货**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