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联网物流市场前景如何_2024年还能入局吗

新网编辑 15 0

为什么大家都在谈互联网物流?

疫情三年把“无接触配送”推成刚需,资本、快递巨头、传统车队、甚至社区团购平台,全都挤进这条赛道。原因很简单: 中国公路货运规模已突破6万亿,但线上化率不足10%,留给互联网改造的空间足够大。

互联网物流市场前景如何_2024年还能入局吗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--

2024年互联网物流还能赚钱吗?

答案是:结构性机会仍在,但玩法变了

1. 需求端:谁在持续下单?

  • 制造业柔性供应链:小批量、多批次成为常态,需要更灵活的运力撮合。
  • 直播电商退补潮:退货件量暴涨,逆向物流平台订单年增80%。
  • 县域零售下沉:夫妻店通过App叫车,日均单量已占某些平台的30%。

2. 供给端:运力过剩还是稀缺?

全国营运货车超1400万辆,但空驶率仍高达37%。 互联网物流的价值不是“造新车”,而是把闲置吨位搬到线上,用算法减少空驶。

---

平台模式对比:撮合、承运、SaaS谁更稳?

模式代表企业盈利点风险点
撮合货拉拉、运满满信息费、会员跳单、价格战
承运京东物流、顺丰快运运费差价、增值服务重资产、人力成本
SaaSG7、路歌软件订阅、数据金融客户粘性低
---

2024年入局的三个切口

切口一:做“小而美”的垂直平台

与其全国撒网,不如深耕冷链、危险品、超大件等细分。 案例:某专注“鲜花冷链”的创业公司,只做昆明—北上广三条线路,2023年净利润率18%。

切口二:县域共同配送

把乡镇超市、农资店、快递网点的货“拼一车”,靠线路密度降本。 关键:拿到当地商贸公司的长期合同,锁定货源。

切口三:车后市场数字化

ETC、保险、轮胎、油卡……司机每年在车后花掉6—8万元。 做一套“司机钱包”,帮车队统一采购,抽佣2%即可盈利。

互联网物流市场前景如何_2024年还能入局吗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--

政策红利与合规暗礁

政策红利

  • 交通强国试点:网络货运企业可获3%增值税即征即退
  • 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专项资金:单个项目补贴最高500万

合规暗礁

  • 司机社保:多地要求平台为活跃司机缴纳工伤保险,成本增加1.2%—1.8%。
  • 数据安全:货运轨迹属于“重要数据”,出境需通过安全评估。
---

投资人视角:他们现在看什么指标?

过去看GMV,现在看单票毛利、司机留存、应收账款周转天数。 一位头部基金VP私下透露:“现金流为正、细分市占率Top3,才会进尽调。”

---

0到1起步清单:先验证再扩张

  1. 选品:挑一条货源稳定、运价透明的线路(如昆山—上海普货)。
  2. 冷启动:用微信群+小程序撮合50个司机,跑通SOP。
  3. 数据:记录每票货的重量、体积、时效、司机评分,训练算法。
  4. 融资:拿着3个月运营数据,找产业资本(如快递、快消战投)。
---

未来三年最大变量:自动驾驶卡车会颠覆谁?

干线高速场景下,L4自动驾驶卡车每公里成本可降至1.5元(人工+油费约2.8元)。 但短期内更可能先替代“双驾长途”,而非城配。 中小平台的生存策略:提前绑定主机厂,做“自动驾驶运力运营商”,赚取服务费而非运费。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