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基金定投怎么选:从“人、基、市”三维拆解
面对几千只基金,很多投资者第一反应是“看排行榜”。但排行榜只代表过去,真正决定未来收益的是“人、基、市”三个维度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1. 看人:基金经理的“稳定性”与“一致性”
基金经理更换频繁,策略容易漂移,长期业绩往往打折。判断方法:
- 任职年限≥3年,且管理同一只基金≥2年;
- 季度报告持仓变动≤30%,说明风格不漂移;
- 最大回撤≤同类平均,抗跌能力更强。
2. 看基:被动还是主动?宽基还是行业?
先自问:我能承受多大波动?
- 被动宽基(沪深300、中证500):波动中等,适合新手;
- 主动消费/医药:波动大,长期超额收益高;
- 行业主题(新能源、半导体):波动最大,需择时。
小技巧:把基金近3年收益与基准做对比,年化超额>5%再考虑。
3. 看市:估值决定买入节奏
估值高时少投,估值低时多投。常用指标:
- PE百分位:低于30%为低估,高于70%为高估;
- 股债收益比:大于3倍时股票性价比凸显。
实操:每月初查看中证全指PE百分位,低估区间把定投金额提高50%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二、基金定投收益如何计算:三步公式+两个陷阱
1. 三步公式:IRR、XIRR、绝对收益
很多平台只展示“累计收益”,忽略了资金进出时间,结果虚高。
- IRR(内部收益率):适合固定周期、固定金额,如每月1000元;
- XIRR:适合不定期、不定额,如逢低加仓;
- 绝对收益:总投入与总市值差额,直观但不科学。
举例:每月定投1000元,12个月后总市值13500元,IRR≈18.4%。
2. 两个陷阱:分红再投入与手续费
陷阱一:忽略分红再投入
现金分红会降低仓位,导致收益缩水。务必选择“红利再投资”。
陷阱二:手续费叠加
前端申购费1.5%看似不高,但每月扣一次,一年累计可达18%。
- 选C类份额或指数基金,申购费0;
- 持有≥7天赎回费降至0.5%,长期可忽略。
三、实战案例:从选基到算收益全流程
1. 选基示范
目标:3年以上教育金,波动承受中等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 筛选条件:主动股票型、经理任职≥3年、年化超额≥6%;
- 初筛结果:A基金(消费主题)、B基金(均衡配置);
- 对比回撤:A最大回撤35%,B最大回撤25%;
- 最终选择:B基金,更匹配风险承受力。
2. 计算收益
假设:2021.1.4起每月定投2000元,遇PE百分位<30%加投1000元。
日期 | 净值 | 投入金额 | 份额 |
---|---|---|---|
2021-01-04 | 1.000 | 2000 | 2000.00 |
2021-02-01 | 0.950 | 3000 | 3157.89 |
2021-03-01 | 0.900 | 3000 | 3333.33 |
…… | …… | …… | …… |
2023-12-01 | 1.450 | 2000 | 1379.31 |
总投入:72000元;总份额:约58000份;总市值:84100元。
用Excel XIRR计算得年化收益≈12.8%,显著高于同期银行理财。
四、常见疑问快答
Q:定投多久才能见效?
A:A股一轮牛熊约3-5年,坚持≥36期才能平滑成本。
Q:中途亏损30%要止损吗?
A:先检查基金基本面,若经理未更换、风格未漂移,反而应加大定投。
Q:可以用信用卡定投吗?
A:不建议。信用卡资金成本高,一旦断供会打乱计划。
五、进阶技巧:智能定投+资产再平衡
1. 智能定投
利用支付宝“慧定投”或天天基金“趋势定投”,根据均线偏离度自动增减金额,年化可提升2%-4%。
2. 资产再平衡
每年底检查股债比例,若股票市值占比>70%,赎回部分转投债券基金,锁定收益并降低波动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