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“梯度划分”?
所谓梯度划分,就是把国内互联网公司按照市值、营收、用户规模、技术壁垒、人才密度五个维度,分成一线、新一线、二线、三线四个层级。它既方便求职者快速定位目标企业,也帮助投资人做赛道筛选。

一线:BAT+字节+美团+拼多多
- 市值门槛:>5000亿人民币
- 用户日活:>3亿
- 技术投入:年研发费>200亿
为什么它们能稳居一线?
答:因为它们同时占据了流量入口、支付闭环、云计算、算法推荐四大护城河,且海外扩张仍在加速。
新一线:快手、京东、滴滴、B站、小红书
- 市值区间:1500亿–5000亿人民币
- 单业务市占率:>30%
- 人才吸引力:校招薪资对标一线
新一线的最大特征是单点突破:快手在短视频,京东在供应链,滴滴在出行,B站在Z世代,小红书在种草。它们离一线只差一个第二增长曲线。
二线:携程、贝壳、知乎、得物、猿辅导
- 市值区间:300亿–1500亿人民币
- 行业地位:垂直赛道Top2
- 盈利模型:已跑通或接近跑通
二线公司常被误解为“小而美”,实则现金流稳健。例如携程的酒店交叉销售率>40%,贝壳的楼盘字典壁垒极高。
三线:每日优鲜、叮咚买菜、Soul、Keep、喜马拉雅
- 市值区间:<300亿人民币
- 业务状态:仍在烧钱或刚盈利
- 风险点:政策、供应链、用户留存
三线并非没机会,而是窗口期更短。谁能率先把UE模型打正,谁就可能跃迁到二线。
如何快速判断一家公司属于哪一线?
看财报三指标
- 毛利率>40%:代表定价权
- 研发费用率>15%:代表技术投入
- 销售费用率<30%:代表品牌效应
看招聘JD
如果同一岗位薪资范围上限>下限2倍,多半处于三线;上限≈下限1.3倍,则接近一线。

看App Store排名
连续90天稳居总榜Top100,可视为二线以上;只在分类榜Top10,则多为三线。
梯度会固化吗?
不会。2020年的新一线里,拼多多只用18个月冲进一线;2022年的二线里,得物靠炒鞋出圈后估值翻三倍;而2023年的三线中,Keep上市即破发,又从二线跌回三线。可见动态调整才是常态。
对求职者的实战建议
应届生:优先一线和新一线
- 简历背书:BAT工作三年,跳槽薪资涨幅可达80%
- 培训体系:新员工的Mentor制度更完善
三年经验:可考虑二线头部
- 业务话语权:在二线更容易带团队
- 期权潜力:估值低,上升空间大
五年以上:关注三线逆袭机会
- 空降高管:三线公司急需成熟方法论
- 股权比例:可谈到0.5%–2%
投资人视角的梯度打法
一线看生态协同,新一线看第二曲线,二线看并购价值,三线看赔率。
举例:2023年Q2,美团收购光年之外,就是典型“一线买二线技术”的并购逻辑。
常见误区纠正
误区1:市值高=一线
反例:某新能源车企市值曾破万亿,但互联网收入占比<10%,不在讨论范围。
误区2:外企中国分部算一线
反例:亚马逊中国、Uber中国因决策权不在本土,只能算二线。

误区3:国企背景自动升级
反例:某运营商旗下支付公司虽有牌照,但日活<500万,仍属三线。
未来三年的变量
- AIGC:谁能把大模型落地到具体场景,谁就可能诞生新一线
- 出海:TikTok Shop、Temu已证明中国模式可复制海外
- 监管:数据安全、反垄断仍是悬在头顶的剑
一句话:梯度不是标签,而是实时坐标。看懂坐标,才能选对船票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