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联网广告26略,是一套由国内顶尖投放团队提炼出的26条可复用、可量化、可迭代的投放方法论,覆盖从人群洞察到创意迭代、从预算分配到数据回收的全链路。下面用问答形式拆解核心环节,并给出可直接落地的执行清单。

一、26略到底包含哪些模块?
官方把26条策略拆成四大板块:
- 人群层:人群包交叉、负向人群、相似扩展、分层出价
- 创意层:钩子文案、场景化视频、利益点AB、封面三秒法则
- 投放层:冷启动预算、阶梯出价、时段折扣、自动规则
- 回收层:事件回传、转化API、LTV模型、归因去重
每一条策略都有对应的量化指标,例如“相似扩展”要求DMP相似度≥85%,否则不进入放量池。
二、冷启动阶段如何选策略?
问:新账户没有历史数据,26略还能用吗?
答:可以,用“人群包交叉+阶梯出价”组合。
- 先用行业TOP包与平台高意向包做交集,缩小到5万UV以内;
- 设置3组阶梯出价,每组价差10%,观察CTR与CVR;
- 24小时内保留胜出组,其余直接停掉,避免预算分散。
实操中,新账户用这套组合可在48小时内跑出第一波有效转化,单转成本下降27%。

三、创意迭代节奏怎么定?
问:一条素材跑多久必须更换?
答:看衰减系数,公式:当日CTR/前三日CTR均值<0.7即触发替换。
具体步骤:
- 每周固定周三批量上新,利用周末流量高峰测试;
- 保留历史TOP素材做母版,仅替换前三秒钩子;
- 视频素材加双语字幕,CTR平均再提3.2%。
四、预算分配有没有万能公式?
问:日预算1万,搜索、信息流、短视频怎么分?
答:用631模型。

渠道 | 占比 | 考核指标 |
---|---|---|
信息流 | 60% | 首日ROI≥1 |
短视频 | 30% | 完播率≥25% |
搜索 | 10% | 精确词CPC≤行业均值80% |
每7天复盘一次,把ROI低于0.8的渠道预算直接砍掉,补到TOP渠道。
五、数据回收如何避免“假转化”?
问:后台显示有转化,但后端订单对不上?
答:三步去重。
- 用转化API把订单号回传,与广告平台点击ID做一对一匹配;
- 设置48小时归因窗口,超时转化不计费;
- 每周跑一次LTV模型,剔除30天内无复购的“一次性用户”。
执行后,假转化占比从12%降到3%。
六、如何建立可复用的SOP?
把26略拆成三张表:
- 人群表:记录每个包的来源、规模、历史ROI;
- 素材表:钩子、场景、利益点、衰减系数全部字段化;
- 预算表:日预算、实时消耗、剩余小时、预警阈值。
三张表每日自动更新,投手只需红黄绿灯决策:绿灯放量、黄灯观察、红灯停投。
七、常见踩坑与避坑指南
问:为什么照着26略做,成本还是高?
答:90%的团队忽略了数据对齐。
- 前端CTR与后端转化率口径不一致,导致误判素材优劣;
- 人群包更新频率低于3天一次,模型早已过拟合;
- 自动规则阈值设置过宽,预算瞬间跑飞。
避坑方法:每天上午10点固定拉取前后端数据,用VLOOKUP对齐,发现异常立即停投。
八、如何把26略沉淀为团队资产?
1. 建立案例库:每条策略跑通后,用Notion记录人群、素材、ROI截图;
2. 每周内部分享:让投手轮流拆解失败案例,避免重复踩坑;
3. 把26略写成Checklist,新入职员工三天即可上手。
互联网广告26略不是玄学,而是一套可拆解、可量化、可迭代的体系。只要按上面的问答清单执行,就能把“烧钱”变成“印钞”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