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2024年必须重新审视互联网广告?
流量红利见顶、隐私政策收紧、AI创意井喷,三大变量叠加,让“烧钱换增长”的逻辑彻底失效。品牌方若想保持ROI正向,必须回答两个核心问题:市场到底有多大空间?预算到底该往哪里倾斜?

市场规模到底有多大?
全球视角:增速放缓但绝对值惊人
据Statista最新数据,2024年全球互联网广告支出预计突破7,200亿美元,年复合增长率仍维持在9.8%。看似放缓,实则增量相当于再造一个“2020年规模的印度广告市场”。
中国视角:短视频与电商内循环撑起半边天
- 短视频广告份额首次超过搜索广告,占比达31.4%
- 电商站内广告(含直播投流)增速28%,远高于社媒的14%
- 下沉市场贡献新增点击的42%
预算分配怎么避免“撒胡椒面”?
先算账:四步锁定可承受预算区间
1. 用LTV-CAC模型倒推:若平均客户终身价值为800元,目标毛利率40%,则CAC上限=800×0.4=320元;
2. 按历史转化率2%计算,单有效线索成本=320×2%=6.4元;
3. 若月目标新增用户1万人,月度投放预算=6.4×10,000=64,000元;
4. 预留20%作为A/B测试机动金,最终月度预算≈76,800元。
再分盘:渠道优先级矩阵
渠道 | 流量成本 | 转化效率 | 品牌溢价 | 2024建议占比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抖音信息流 | 中高 | 高 | 中 | 35% |
微信视频号 | 中 | 中高 | 高 | 20% |
小红书KFS | 高 | 中 | 极高 | 15% |
搜索SEM | 高 | 极高 | 低 | 10% |
程序化音频 | 低 | 中 | 中 | 5% |
测试池 | - | - | - | 15% |
AI投放工具到底省不省钱?
实测:同一美妆品牌,用AI创意平台生成300条短视频素材,3天跑完消耗20万元,ROI=2.8;人工团队制作50条素材,7天跑完同样预算,ROI=2.1。AI把素材迭代周期从周缩短到天,边际成本下降47%,但需警惕同质化导致的“审美疲劳”。
隐私政策收紧后,精准投放还有戏吗?
第一方数据:最硬的护城河
通过会员积分、小游戏、问卷抽奖把用户手机号、邮箱、微信OpenID沉淀下来,再用CDP做标签化。某快消品牌用此方法将复购率提升19%,CPM反而下降12%。
上下文定向:老树开新花
告别“追踪用户”,转向“理解内容”。例如,在健身APP的文章页投放蛋白粉广告,CTR比人群包定向高22%。

下沉市场值得单独做预算吗?
值得,但要“降维”而非“降价”。下沉用户更信任本地KOC,而非明星。操作清单:
- 选县城本地生活号,粉丝5-10万即可,CPM低于头部达人70%;
- 素材突出“性价比+熟人背书”,方言口播CTR提升35%;
- 落地页用微信小程序缩短支付路径,减少跳转流失。
2024年必须跟踪的三个指标
- MER(营销效率比):营收/总营销支出,替代传统ROI,更适合多渠道归因;
- 增量转化占比:实验组转化-对照组转化/实验组转化,判断投放是否真正带来新客;
- 内容衰减周期:同一素材从峰值到衰减50%所需天数,决定迭代节奏。
自问自答:预算不够时砍哪一块?
问:如果整体预算被腰斩,最先砍掉哪部分?
答:砍掉“高CPM+低转化”的品牌展示位,例如非首页的APP开屏;保留“搜索+短视频”这类带交易闭环的渠道,同时把测试池压缩到5%,但保留AI素材生产线,用速度换规模。
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