烽火通信工业互联网是什么_如何落地应用

新网编辑 6 0

烽火通信工业互联网是什么?一句话概括:它是烽火通信基于自身在光通信、边缘计算、工业PON、5G+TSN等底层技术积累,面向离散制造、流程工业、能源矿山、轨道交通等场景打造的一套端到端“网+云+数+安”融合体系。落地应用的关键,是把“连接、算力、数据、智能”四张牌打顺,让OT与IT真正握手。

烽火通信工业互联网是什么_如何落地应用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一、烽火通信工业互联网的技术底座长什么样?

很多从业者一上来就问:到底和通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有啥区别?答案藏在“光通信基因”四个字里。

  • 工业PON全光网络:一根光纤拉到机器旁,时延<1ms,丢包率<0.001%,解决传统以太网“布线乱、扩容难”的老毛病。
  • 边缘计算节点Fuxi MEC:把AI推理、协议转换、数据清洗下沉到车间级,减少80%上行流量,保障毫秒级闭环控制。
  • 5G+TSN双栈:5G负责移动场景,TSN负责固定产线,二者通过统一网络控制器协同,真正做到“一网到底”。
  • 内生安全框架:芯片级可信启动+白名单+微隔离,让勒索软件进得来也动不了。

二、落地第一步:如何快速完成老旧产线数字化改造?

自问:没有PLC程序源码、没有设备接口文档,还能接吗?

自答:能。烽火通信的做法是“三步走”

  1. 旁路采集:在电控柜并口挂工业协议转换网关,支持Modbus、CNC、Profibus等300+协议,零停机、零侵入。
  2. 数字孪生快速建模:利用激光点云+AI视觉,30分钟完成产线1:1还原,误差<2cm。
  3. 边缘APP即插即用:OEE计算、能耗优化、刀具寿命预测等应用以容器形式下发,像装手机APP一样简单。

某汽车零部件厂按此套路,两周上线,产能节拍提升12%,质检漏检率下降45%。


三、落地第二步:数据上云后,怎样让算法真正产生收益?

自问:平台有了、数据有了,ROI怎么算?

烽火通信工业互联网是什么_如何落地应用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自答:把“场景颗粒度”打到最细,烽火通信总结了“三张价值清单”:

场景算法可量化收益
注塑车间基于振动的模具磨损预测单套模具年节省备件费8万元
锂电池涂布闭环张力控制+缺陷检测良品率提升3%,年增利润600万
矿山皮带撕裂声纹识别停机时间减少90%,避免百万级损失

要点:算法必须闭环到控制层,而不是只做大屏展示。


四、落地第三步:组织与商业模式如何配套?

自问:技术到位了,人跟不上怎么办?

自答:烽火通信推出“双长制”联合运营:

  • 客户侧:设立“数字厂长”,KPI与OEE、能耗、良品率直接挂钩。
  • 烽火侧:派驻“行业首席架构师”,常驻现场6个月,把隐性知识固化成可复制的APP。

商业模式上,提供“设备订阅+效果分成”:客户先付30%订阅费,剩余70%按节省的电费、废品率下降比例分成,降低一次性投入门槛。


五、典型案例拆解:烽火通信如何帮某轨交车辆段“减人增效”?

背景:车辆段检修仍靠老师傅“听音辨故障”,年轻人不愿进现场。

实施路径:

  1. 网络层:工业PON+Wi-Fi 6双网融合,车底、车顶、地沟无死角千兆回传。
  2. 感知层:布设500+无线温振传感器+AI摄像头,实时采集轴承声纹、齿轮啮合图像。
  3. 平台层:Fuxi Stack内置故障知识图谱,把30年老师傅经验变成2000+条规则。
  4. 应用层:AR眼镜推送维修指引,新人上岗培训周期从3个月缩短到1周。

结果:检修效率提升35%,夜班人员减少40%,年节省人力成本800万元。


六、未来展望:烽火通信工业互联网的下一站

烽火通信已启动“光算一体”计划,把硅光芯片、CPO共封装光学技术引入工业场景,目标是把边缘AI推理时延再降一个数量级;同时与华为、宝信等伙伴共建“工业智能体”标准,让不同厂家的设备像乐高一样可插拔。

一句话:烽火通信工业互联网不是简单的“设备上网”,而是一场“光通信技术红利向工业场景外溢”的长期革命。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