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互联网普及率到底达到了多少?
**42.1%**——这是CNNIC在2014年初发布的《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》给出的权威数字。 这意味着,全国已有**5.91亿人**成为网民,相当于每10个中国人中就有4个多已经上网。 与2012年底相比,普及率提升了**3.8个百分点**,净增网民**5358万**,增速虽比2011年略缓,但绝对增量仍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规模。 ---城乡差距有多大?农村网民占比如何变化?
- **城镇普及率**:62.0%,网民规模约4.37亿 - **农村普及率**:28.1%,网民规模约1.77亿 - **城乡差距**:33.9个百分点,比2012年缩小了1.5个百分点,说明农村触网速度首次快于城市。 **为什么农村能提速?** 1. 千元智能机爆发,山寨机退场,品牌机价格下探到500元以下; 2. 运营商“村村通”工程完成率超90%,3G基站覆盖到乡镇; 3. 微信、QQ等社交刚需驱动,年轻人春节返乡“手把手”教会父母使用。 ---哪些省份率先突破50%?
| 省份 | 普及率 | 网民规模(万) | |------|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| | 北京 | **74.7%** | 1550 | | 上海 | **71.1%** | 1680 | | 广东 | **68.5%** | 7300 | | 浙江 | **63.9%** | 3450 | | 福建 | **62.4%** | 2350 | **为什么东部沿海领先?** - 光纤到户比例高,宽带平均带宽已达6Mbps; - 电商生态成熟,淘宝村、京东帮服务站下沉到镇; - 外来人口多,20—35岁打工族成为新增网民主力。 ---手机网民首次超越PC,背后发生了什么?
- **手机网民规模**:5亿,占整体网民的**81.0%**; - **PC网民规模**:4.2亿,占比下滑至71.2%。 **转折点出现在哪一刻?** 2013年6月微信用户突破4亿,同年8月工信部发放4G牌照,运营商推出“流量不清零”套餐,直接让**“低头族”**成为主流。 - 地铁里、公交车上,刷微博、看短视频成为日常; - 三四线城市出现“Wi-Fi+充电宝”小卖部,1元可充电10分钟。 ---年龄结构:谁还在“触网”?
- **10—19岁**:占比24.1%,学生群体仍是增量最大来源; - **20—29岁**:占比31.2%,移动互联网消费主力; - **40岁以上**:占比首次突破10%,微信红包、在线挂号带动“银发族”上线。 **为什么中老年人开始上网?** - 子女异地工作,视频通话成为情感刚需; - 政府推动“智慧城市”,医院、社保、水电费均可在线办理; - 广场舞微信群、养生公众号降低学习门槛。 ---接入方式:宽带、Wi-Fi、3G谁更主流?
- **家庭宽带**:4.46亿户,平均带宽4M,城市光纤改造完成率55%; - **公共Wi-Fi**:星巴克、麦当劳、高校图书馆成为三大热点; - **3G网络**:用户达4.2亿,TD-SCDMA、WCDMA、CDMA2000三足鼎立。 **哪种方式增长最快?** 答案是**Wi-Fi**。2013年一年,全国新增公共热点超200万个,运营商“WLAN流量免费”策略让年轻人“蹭网”成为习惯。 ---互联网普及率提升带来了哪些商业变局?
1. **电商下沉**:淘宝“千县万村”、京东“先锋站”计划启动,农村网购额增速达200%; 2. **O2O爆发**:打车软件补贴大战,滴滴、快的日均订单从0到100万仅用6个月; 3. **手游元年**:《天天酷跑》《天天爱消除》月流水破亿,手游用户规模突破3亿; 4. **自媒体崛起**:微信公众号数量从100万飙升至300万,罗辑思维、吴晓波频道开始变现。 ---未来三年,普及率还能涨多少?
- **预测模型**:按年均增长3个百分点计算,2016年普及率有望达到**51%**; - **瓶颈在哪?** - 农村60岁以上人群触网率不足5%,识字率、设备价格是最大障碍; - 西部偏远地区光纤铺设成本高,运营商投资意愿低。 **突破口是什么?** - 政府“提速降费”政策持续加码,2015年流量资费下降30%; - 千元4G智能机普及,芯片成本下降50%; - 短视频、直播等内容形态降低使用门槛,娱乐化成为拉新利器。 ---写在最后:从42.1%到全民互联还有多远?
2013年的42.1%不仅是一个数字,更是中国互联网从“精英工具”走向“大众生活”的分水岭。 当农村大伯也能用微信语音吆喝卖菜,当山区孩子通过MOOC听清华课程,**“连接”**才真正改变了中国的社会肌理。 下一步,等待我们的将是50%、60%,直至“全民在线”的那一天。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