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联网汽车金融规模_2024年还能增长吗

新网编辑 8 0

2024年互联网汽车金融规模到底有多大?

根据艾瑞咨询最新发布的《中国互联网汽车金融行业洞察报告》,**2023年市场规模已突破2.8万亿元**,同比增长18.7%。预计2024年将保持**15%—20%的增速**,全年规模有望达到**3.3万亿元—3.5万亿元**。这一数字背后,是新车、二手车、融资租赁、车后消费四大场景共同驱动的结果。

互联网汽车金融规模_2024年还能增长吗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--

为什么增速还能保持在两位数?

很多人担心汽车销量见顶会拖累金融规模,但真实情况是:

  • **下沉市场渗透率提升**:三四线城市及县乡区域的新车金融渗透率从2022年的38%提升到2023年的51%,**每多1个百分点就带来约300亿元新增规模**。
  • **二手车金融爆发**:2023年二手车金融渗透率首次突破30%,相比2021年提升12个百分点,**单车金融金额虽低于新车,但交易频次更高**。
  • **车后分期场景扩容**:保养、保险、改装、充电等车后消费分期2023年规模达到1200亿元,**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2%**。
---

谁在瓜分这3万亿蛋糕?

银行系:资金成本最低,但线上化不足

工行、建行、招行等头部银行占据**约35%市场份额**,优势在于**资金成本3%—4%**,劣势是线上审批流程长,**平均放款时间3—5个工作日**。

主机厂金融公司:场景垄断,利率灵活

上汽财务、比亚迪汽车金融等依托4S店渠道,占据**约25%市场份额**,通过贴息政策把**年化利率打到0%—3%**,但车型覆盖有限。

互联网平台:流量+数据双重碾压

蚂蚁车金融、京东车白条、平安车管家等合计占据**约30%市场份额**,**大数据风控将坏账率控制在1.2%以内**,而行业平均水平为2.5%。

---

用户最关心的问题:利率到底能低到多少?

自问:同样是10万元车贷,不同渠道成本差多少?

互联网汽车金融规模_2024年还能增长吗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自答:

  1. **银行直客式**:年化4.5%,总利息约1.1万元,但需抵押登记。
  2. **主机厂贴息**:年化0%,总利息0元,但需购买指定保险套餐(约多付3000元)。
  3. **互联网平台**:年化7%—9%,总利息1.8万—2.3万元,**优势是首付可低至10%**。
---

2024年三大变量可能改变格局

1. 新能源车专属金融产品爆发

电池租赁、残值回购等创新方案将**单车融资额提升20%—30%**,特斯拉、蔚来已试点电池资产证券化,**预计2024年规模超500亿元**。

2. 二手车限迁政策全面取消

全国范围取消限迁后,**跨区域二手车交易量将增长40%**,带动二手车金融规模**新增1500亿元**。

3. 数据合规成本上升

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实施后,平台风控模型需重构,**头部机构每年增加合规支出1亿—3亿元**,中小平台可能被迫退出。

---

普通人如何抓住这波红利?

自问:没有4S店资源,个人能切入汽车金融吗?

互联网汽车金融规模_2024年还能增长吗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自答:

  • **成为二手车商金融代理**:与区域金融机构合作,**每单提成1%—2%**,月撮合10台车即可收入过万。
  • **运营车后分期社群**:聚焦新能源车主的充电桩分期需求,**推广分润比例高达3%—5%**。
  • **数据服务商转型**:为中小平台提供脱敏后的车辆估值数据,**按调用次数收费,单次0.5—1元**。
---

风险提示:哪些坑必须避开?

1. **二押车陷阱**:部分车商重复抵押车辆,导致金融机构放款后无法过户,**2023年相关诉讼案件增长67%**。

2. **0首付套路**:看似无首付,实则通过加装GPS、强制购买保险等方式**变相收取15%以上费用**。

3. **AB贷骗局**:用B客户资质帮A客户贷款,**一旦B客户反悔,车辆可能被强制拖走**。

---

写在最后

2024年的互联网汽车金融,不再是简单的“借钱买车”,而是贯穿**选车、用车、换车全生命周期的资金解决方案**。无论是从业者还是消费者,看懂规模背后的**场景分化、利率博弈、合规门槛**,才能在这场3万亿盛宴中真正分到蛋糕。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