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联网经济到底指什么?
互联网经济并不是简单的“线上买卖”,而是以**数据为核心生产要素**、以**平台为组织形态**、以**网络效应为增长引擎**的新型经济形态。它涵盖电商、数字内容、云计算、本地生活、产业互联网等所有基于互联网产生价值交换的领域。

当前市场现状:谁在领跑?谁在掉队?
领跑者的三大特征
- **超级平台化**:阿里、腾讯、字节、美团等通过支付、社交、内容、配送四大基础设施,把用户时长与交易闭环牢牢锁在自身体系。
- **技术纵深**:云计算、AI大模型、实时音视频成为新的利润池,**阿里云单季度收入超200亿元**,仍在保持30%以上增速。
- **出海加速度**:TikTok电商GMV在东南亚一年翻四倍,SHEIN、Temu把供应链优势复制到欧美,**海外收入占比已突破20%**。
掉队者的两大痛点
- **流量成本飙升**:2023年主流平台获客成本同比上涨35%,中小商家ROI跌破1.5,**“投流即亏损”成为常态**。
- **合规压力陡增**:数据出境、反垄断、个人信息保护三大红线让腰部平台疲于应付,**部分垂类App月活下降40%**。
未来五年,哪些赛道最值钱?
产业互联网:从“卖工具”到“分润模式”
过去SaaS厂商按席位收费,天花板明显;现在通过**交易抽佣+金融增值**,把客户GMV变成自己的收入。以工业品B2B为例,**震坤云工厂模式让毛利率从30%提升到55%**,验证了路径可行。
AI原生应用:谁先跑出1亿MAU?
ChatGPT之后,国内尚未出现真正的杀手级AI应用。机会藏在**垂直场景+私域数据**里: • 法律AI合同审查,单份合同收费50元,**毛利率高达90%** • 医疗AI问诊,与保险结合按次分成,**客单价300元且复购率60%** 谁能率先把模型幻觉降到3%以下,谁就能拿到下一轮融资。
本地生活“再下沉”:县域外卖的千亿缺口
一二线外卖渗透率超90%,但县域仅25%。美团优选、抖音团购正在用**“次日达+社区自提”**模式教育市场。关键指标:**县域骑手日均单量达到25单即可盈亏平衡**,目前头部站点已突破30单。
创业者如何切入?三个反常识策略
策略一:做巨头的“缝隙供应商”
与其正面竞争,不如**专攻巨头不愿做、做不了的小环节**。例如: • 为抖音电商提供**跨境退货质检**服务,按件收费8元,**月处理量500万件** • 为微信小程序提供**合规代码扫描**工具,年费制,**ARR已破千万**
策略二:把线下“暗资源”线上化
中国还有大量**未被数字化的线下资产**: • 乡镇加油站改造成充电驿站,**单站日充电量可达1000度** • 社区麻将馆变身直播场地,**场地费+打赏分成月收入3万+** 核心是找到**低租金、高人流、弱监管**的三重红利点。

策略三:用“私域联盟”对抗流量内卷
十个中小品牌联合做**共享私域池**:用户A买了母婴奶粉,即被推荐同联盟的儿童绘本;**交叉转化率可达12%**,远高于单打独斗的3%。关键要跑通**数据脱敏+联合建模**的技术方案。
投资人现在看什么指标?
早期项目: • **创始团队是否连续创业**(第二次创业者成功率高出47%) • **技术是否具备10倍效率差**(例如AI客服替代80%人工)
成长期项目: • **LTV/CAC是否大于5**(低于3直接pass) • **现金流能否在18个月内转正**(不再相信无限烧钱故事)
尾声:下一个“BAT”会诞生在哪里?
大概率不在消费互联网,而在**“产业+AI+金融”**的交叉地带。谁能把工厂的设备数据、供应链金融、AI预测模型三者打通,谁就有机会成为**年GMV万亿的隐形冠军**。历史不会重复,但总会押韵——就像20年前没人相信淘宝能卖车,今天也没人相信工业品能直播带货,**而事实正在发生**。
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