并购对网站流量影响大吗?
流量波动几乎不可避免,但幅度取决于整合节奏、品牌重叠度与技术方案。核心冲击点通常集中在:重复内容、域名信任迁移、外链价值重估。若处理得当,三个月内即可恢复并超越原水平。

并购后SEO策略怎么做?
1. 先厘清资产清单:别让隐形页面拖后腿
并购完成第一周,用爬虫+日志双重扫描:
• 列出所有可索引URL,包括子域、CDN镜像、测试站;
• 标注高转化页面(订单、注册、线索);
• 记录外链Top 1000,为后续301映射做准备。
2. 域名策略:合并还是并存?
自问:品牌是否统一?用户心智是否重叠?
• 完全合并:高权重域名吸收低权重,统一https主域,其余301;
• 并存运营:用canonical+hreflang区分地区或业务线,避免内容农场;
• 过渡期:保留旧域名解析至少180天,防止404雪崩。
3. 技术整合:别让爬虫迷路
常见雷区:
• robots.txt冲突——先合并规则,再按目录灰度开放;
• Sitemap重复——用
• CDN缓存键——统一缓存策略,防止A站CSS覆盖B站JS。
4. 内容去重:用数据说话
步骤:
1) 跑语义指纹,识别相似度>80%的段落;
2) 按流量+转化打分,保留高分页面;
3) 低分页面301到对应高分URL,并在Search Console提交变更。
5. 外链迁移:把权重安全带过来
• 联系高DA站点,更新锚文本指向新URL;
• 对无法修改的外链,用301+canonical组合拳传递90%以上权重;
• 监控Ahrefs Referring Domains,若掉链率>5%,立即补 outreach。

6. 品牌词保护:防止对手截胡
并购消息一出,竞品会抢投品牌词:
• SEM:提前锁定“老品牌+新品牌”组合词;
• SEO:发布官方通稿、FAQ,抢占新闻源占位;
• 社媒:统一蓝V账号,防止山寨号截流。
7. 数据监控:用仪表盘说话
自建Looker Studio看板,核心指标:
• Organic Sessions:按域名、目录、设备拆分;
• CTR vs Position:识别因Title冲突导致的点击下滑;
• 404比例:目标<0.5%,每日自动报警。
8. 团队协同:让SEO成为并购PMO成员
传统并购流程里,SEO常被忽视。正确姿势:
• 立项阶段:SEO负责人参与尽调,评估技术债;
• 交割阶段:同步获取服务器、DNS、Search Console权限;
• 整合阶段:每周向CIO汇报流量、收入影响,争取开发资源。
9. 用户沟通:降低跳出率
并购公告页必须包含:
• 新域名跳转指引(带可视化箭头);
• 账户迁移教程(视频+图文);
• 客服入口(7×24在线+电话)。
实测可将跳出率从68%压到39%。
10. 长期增长:把并购红利吃干抹净
• 内容互补:把A站缺失的长尾词用B站内容补齐,三个月新增15%流量;
• 结构化数据:合并产品库后,统一用Schema.org/Product标记,富媒体结果提升CTR 12%;
• 国际化:若并购海外站,立即部署hreflang,抢占多语言红利。

实战案例:某SaaS并购后的180天复盘
背景:A站DA 65,月流量80万;B站DA 45,月流量30万。
动作:
• 第1周:全量爬取+外链清单;
• 第2-4周:域名301,保留品牌子目录;
• 第5-8周:内容去重,合并知识库;
• 第9-12周:技术债清零,TTFB从800ms降到220ms。
结果:第6个月总流量120万,收入提升37%,品牌词搜索量增长54%。
常见疑问快答
Q:并购后多久可以改Title?
A:301生效且索引稳定(通常2-3周)后再动,避免双重信号。
Q:旧域名要不要续费?
A:至少续费3年,防止被抢注做负面SEO。
Q:如何处理重复Meta Description?
A:用动态模板+变量,确保每个URL的Description唯一且含USP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