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移动互联网到底是什么?
2010年移动互联网,指的是以3G网络为骨干、智能手机为载体,把传统互联网服务搬到掌心的全新生态。它不再只是“能上网的手机”,而是“随时随地在线”的生活方式。那一年,中国3G用户突破4000万,iPhone 4与Android 2.2同台竞技,拉开了移动时代的序幕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2010年移动互联网有哪些核心应用?
1. 社交:微博崛起,QQ仍占山为王
- 新浪微博在2010年3月上线,半年用户破千万,成为“围观改变中国”的起点。
- 手机QQ依旧统治即时通讯,Symbian与Java版本覆盖90%机型。
- 人人网推出客户端,抢占校园市场。
2. 浏览器:UC、QQ、Opera三足鼎立
当时流量昂贵,UC浏览器凭借云端压缩技术省流量80%,月活破亿;QQ浏览器靠一键偷菜收割用户;Opera Mini主打海外高端人群。
3. 应用商店:App Store与安卓市场的第一次较量
- 苹果App Store中国区2010年应用数超20万,愤怒的小鸟、水果忍者刷屏地铁。
- 安卓市场刚起步,机锋、安智、应用汇三分天下,APK手动安装仍是主流。
4. 地图与导航:高德、凯立德各显神通
2010年,高德地图率先支持离线包,省流量的同时保证导航精度;凯立德凭借车载渠道拿下PND市场半壁江山;百度地图还在“查公交”阶段。
5. 移动支付:支付宝的第一次“手机充值”
支付宝2010年推出手机客户端,核心功能只有三项:手机充值、淘宝订单查询、转账。微信支付尚未诞生,短信银行仍是主流。
2010年移动互联网的网速与资费有多贵?
3G理论下行7.2Mbps,实际体验100-300Kbps;联通套餐80元包1GB,超出部分0.3元/MB,看一部480P电影需花费近50元。因此,“省流量”成为所有应用的第一卖点。
2010年主流手机系统与代表机型
- iOS 4:iPhone 4天线门也挡不住“再一次改变世界”。
- Android 2.2:HTC Desire、摩托罗拉里程碑2代撑起高端。
- Symbian^3:诺基亚N8靠1200万像素卡尔蔡司镜头挽回颜面。
- Windows Phone 7:微软携HTC Mozart姗姗来迟,却难掩生态短板。
2010年移动互联网广告怎么玩?
AdMob刚被谷歌收购,横幅广告CPM高达20-30元;品牌主首选WAP站点硬广,可口可乐、耐克在3G门户投放全屏开机图;效果类广告以“下载激活”结算,一个游戏CPA出价3-5元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开发者如何靠2010年移动互联网赚钱?
- 付费下载:App Store定价0.99美元,分成7:3,独立开发者月入过万不是梦。
- 广告墙:安卓应用嵌入AdMob,日活10万可日赚500元。
- 预装分成:与山寨机厂商合作,单款应用预装费0.3-0.5元。
- 增值服务:手机QQ卖主题、UC卖离线下载券。
2010年移动互联网留下了哪些遗产?
那一年,二维码因火车票实名制走进大众视野;LBS让“附近的人”成为社交新玩法;HTML5概念首次被乔布斯提及,为日后小程序埋下伏笔。更重要的是,它教会了中国人“流量比话费更珍贵”,也为4G时代的爆发储备了第一批重度用户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