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联网保险监管新规_如何合规销售

新网编辑 13 0

互联网保险监管到底管什么?

互联网保险监管并非简单“查牌照”,而是对**产品、渠道、数据、资金、宣传**五大环节的全链条穿透式管理。银保监会2023年修订的《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》把重点放在: - **持牌经营**:只有持牌保险公司、保险中介机构才能自建或入驻平台销售; - **信息披露**:必须展示**备案编号、条款全文、免责提示**; - **可回溯管理**:交易全程留痕,保存**不少于五年**; - **资金闭环**:保费直接进入保险公司专用账户,平台不得截留; - **宣传红线**:禁止“首月0元”“限时秒杀”等误导用语。 ---

没有保险牌照的科技公司还能参与吗?

可以,但必须**只做技术服务**,不能触碰承保、理赔、代收保费三大核心环节。常见合规路径: - **流量分发**:向持牌机构导流,按CPS或CPA结算; - **SaaS系统**:输出投保、保全、理赔系统,按年收取技术服务费; - **场景共建**:与保险公司联合开发嵌入式保险,如电商退货运费险,**合同主体必须是保险公司**。 ---

自营平台与第三方平台合规差异在哪?

| 维度 | 自营平台(保险公司官网/APP) | 第三方平台(支付宝、水滴等) | |---|---|---| | 资质要求 | 只需保险业务许可证 | **必须同时持有保险代理/经纪牌照** | | 产品范围 | 可销售本公司全部备案产品 | 只能上架与自身牌照类型匹配的产品 | | 信息展示 | 首页需放客服电话、投诉通道 | **需增加“平台运营方”信息披露栏** | | 资金路径 | 直接进入保险公司账户 | 需通过**持牌机构保费专用账户**过渡 | ---

如何设计可回溯的投保流程?

监管抽查最关注**销售页面、健康告知、支付确认**三节点。实操建议: 1. **录屏+日志双存档**:前端录屏记录用户操作轨迹,后端日志保存字段级修改记录; 2. **关键动作弹窗确认**:健康告知异常、职业加费、免责条款必须**单独弹窗二次确认**; 3. **时间戳防篡改**:所有文件生成SHA-256哈希值,同步存证至司法区块链。 ---

直播带货保险会被叫停吗?

不会,但需满足**“三限定”**: - **限定主体**:主播本人或所属机构须持有保险代理/经纪牌照; - **限定场景**:直播间需**全程显示“保险非存款、产品有风险”**的滚动提示; - **限定话术**:禁止对比银行存款利率、承诺“保本保息”,健康险演示必须**按标准体费率**展示。 ---

数据出境如何过审?

保险数据涉及**个人金融信息+医疗信息**,出境需走**安全评估+标准合同**双通道: - **量级触发**:年传输超过10万条客户信息需向网信部门申报安全评估; - **技术措施**:采用**国密SM4加密+VPN专线**,服务器部署在境内; - **应急机制**:建立**72小时数据泄露应急响应预案**,并向属地银保监局报备。 ---

中小机构如何低成本合规?

- **外包风控**:与持牌第三方风控公司合作,按保单量阶梯计费; - **API接入**:直接调用保险公司已备案的**标准化投保接口**,省去独立系统认证成本; - **联合运营**:与全国性保险代理公司签订**“白标”协议**,共享其合规基础设施。 ---

2024年监管新动向预测

- **算法备案**:使用AI智能保顾的需向银保监局提交**算法模型说明书**; - **绿色保险专区**:平台需设立**“碳中和保险”**独立频道,并披露减排量计算依据; - **跨境专窗**:粤港澳大湾区试点**“三地保单互认”**,需单独标注“跨境监管差异提示”。
互联网保险监管新规_如何合规销售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