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联网医疗到底热在哪?
过去三年,**线上问诊量年均增长超120%**,处方流转规模突破千亿,医保电子凭证已覆盖9.3亿参保人。资本层面,2023年赛道融资总额虽同比下降,但**数字疗法、AI辅助诊断**两个细分逆势吸金。政策端,国家卫健委连续发布《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》《居家医疗服务试点方案》,**合规门槛抬高反而加速行业出清**,留下更健康的竞争环境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2024年还能不能挤上车?
先看需求侧
- **慢病患者复诊线上化率已达42%**,糖尿病、高血压、银屑病三类人群渗透率最高。
- **职场亚健康人群**(失眠、焦虑、颈腰椎问题)愿意为线上咨询付费的意愿比2022年提升18个百分点。
再看供给侧
- **公立医院互联网医院**数量突破3000家,但普遍停留在“挂号+缴费”阶段,**深度运营缺口巨大**。
- **头部平台**(平安好医生、微医、京东健康)开始从“流量”转向“病程管理”,**单用户ARPU值提升2.7倍**。
政策红利与合规红线并存
2024年最值得关注的政策变量是**医保线上支付扩围**。目前仅北京、上海、深圳等12城开放,一旦全国推开,**线上处方药销售规模有望再翻一倍**。但同步落地的《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》要求**处方药展示页必须嵌入药师视频审方**,技术成本直接拉高百万级。
**合规要点速记** - 医师需多点执业备案 - AI诊断结果必须经执业医师确认 - 患者数据存储需通过三级等保三大变现模式谁更持久?
模式 | 代表企业 | 2023毛利率 | 风险点 |
---|---|---|---|
药品电商 | 阿里健康 | 22% | 集采降价压缩利润 |
会员订阅 | 丁香医生 | 65% | 用户续费依赖内容持续创新 |
数字疗法 | 妙健康 | 78% | 临床验证周期长 |
技术变量:AI与可穿戴的化学反应
**GPT医疗版**已在部分三甲医院测试病历生成,把医生文书时间从15分钟缩到90秒;**连续血糖监测贴片**数据直连互联网医院后,患者主动调整胰岛素剂量的准确率提升40%。
**创业者可切入的细分场景** - 术后康复:AI语音随访降低50%人力成本 - 中医远程脉诊:压电传感器+算法模拟脉象,误差率已控制在8%以内 - 职场心理:智能手环HRV数据触发即时干预下沉市场的隐秘金矿
县域慢病患者**线下购药平均需跑38公里**,但当地药店SKU不足200种。某县域互联网医院试点“**医保统筹账户线上结算+药企直配**”,三个月内高血压药品复购率提升3倍。关键打法:**与本地连锁药房股权绑定**,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信任问题。
投资人最新提问清单
尽调时不再问“日活多少”,而是追问:
- 单病种用户180天留存率能否超过35%?
- 线下合作诊所的执业医师是否签署**独家线上接诊协议**?
- 是否拿到**省级医保电子处方流转平台接口**?
2024年入局路线图
第一步:选病种 优先选择**复诊频次高、标准化程度高、患者年轻化**的领域,如多囊卵巢综合征、甲亢、湿疹。 第二步:搭闭环 与**区域检验所**合作解决检查问题,与**商业保险**谈判将服务包纳入团险福利。 第三步:控成本 用**AI预问诊**过滤40%无效咨询,把医生人效提升到日均80单以上。 自问自答: Q:需要多少启动资金? A:轻资产模式(纯线上咨询)约需300万,重资产模式(自建药房+冷链)至少2000万,但后者毛利率能高出25个百分点。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