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在网上挑到一副既轻又合脸的眼镜架,却总被“TR90、β钛、纯钛”绕晕?量来量去还是怕尺寸买错?下面把经验拆成几个场景,自问自答,帮你一次搞懂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轻量材质到底差在哪?
先给结论:日常通勤最轻的是纯钛,运动场景选TR90,预算充足再考虑β钛。
- 纯钛:密度低、不过敏,一整副架能把重量压到8g以内,缺点是金属偏软,镜腿容易被掰变形。
- β钛:在纯钛里加入钼、铬,弹性更好,镜腿可做得更细,重量比纯钛略高1-2g,但回弹强,适合高度数镜片。
- TR90:高分子尼龙料,轻且耐折,价格亲民,缺点是表面喷漆易掉色,出汗多的人慎选。
- ULTEM:航空级塑料,比TR90更耐高温,重量接近纯钛,但颜色单一,多为磨砂黑或透明色。
镜架尺寸藏在哪?
网上商品页通常把尺寸写成“52-18-145”,三个数字分别代表:
- 镜片宽度52mm
- 鼻梁宽度18mm
- 镜腿长度145mm
把旧眼镜翻过来,看镜腿内侧就能找到这组数字。如果旧镜戴得舒服,直接照抄即可。
没旧镜怎么量?
用一张A4纸+一支笔就能搞定。
- 对着镜子,把纸横贴在额头,用笔在左右太阳穴各点一个点。
- 量两点之间距离,得到“脸宽”。
- 鼻梁低的人再量“鼻梁间距”:用两根手指轻轻按住内眼角,量指间宽度。
对照下表快速选码: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 脸宽<128mm:镜片宽度48-50mm
- 脸宽128-138mm:镜片宽度50-52mm
- 脸宽>138mm:镜片宽度54mm以上
度数高还能选轻架吗?
可以,但要把“镜圈高度”一起算进去。
- 近视600度以上,镜圈高度最好>30mm,避免边缘过厚。
- 选β钛或ULTEM,镜圈可做薄壁设计,镜片边缘包得少,整体更轻。
- 避免大框圆框,镜片中心与瞳孔距离一旦过大,边缘厚度会翻倍。
为什么有人戴纯钛也压鼻梁?
问题多半出在鼻托。
- 亚洲人鼻梁普遍低,选“可调节硅胶鼻托”,能把镜架整体抬高2-3mm。
- 鼻托间距最好<18mm,否则镜架会往下滑,重量全压在鼻梁。
- 网购时看详情页是否注明“S型鼻托”或“加高鼻托”,没有就换一家。
镜腿长度怎么判断合不合适?
把眼镜戴上后,镜腿末端应刚好搭在耳朵上方,不夹头发也不过度弯曲。
- 镜腿长145mm适合大多数人,后脑勺大的人选150mm。
- β钛镜腿可微调弧度,买回来用吹风机低温加热10秒,轻轻往外掰即可。
- TR90镜腿出厂已定型,基本不能调,买前务必确认尺寸。
网上下单前最后检查清单
- 确认材质:纯钛/β钛/TR90/ULTEM,重量标注是否真实。
- 核对尺寸:镜片宽、鼻梁宽、镜腿长,与旧镜或自测数据对比。
- 看鼻托:是否可调节、是否加高。
- 看售后:是否支持7天无理由,镜片加工后是否还能退。
- 看评价:追评里搜“重量”“压鼻梁”“掉色”关键词。
收到眼镜后如何快速验货?
三步自检,一分钟完成。
- 称重:厨房秤直接称整副镜架,纯钛不应超过10g,β钛12g左右。
- 看焊点:纯钛镜框焊点呈银白色,无发黄发黑。
- 试戴:低头轻晃,镜架不下滑;手指轻压镜腿,无明显夹头。
常见疑问快答
Q:纯钛和钛合金一样吗?
A:不一样。纯钛标号Ti-P,钛合金常见的是Ti-Al-V,后者更重,商家常把“钛合金”当纯钛卖,看详情页是否写“100%纯钛”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Q:TR90会断裂吗?
A:会。低温环境或暴力弯折仍会断,但日常跌落基本没事。
Q:网购镜片会不会把镜架撑变形?
A:高度数镜片加工时会让镜圈受力,选β钛或ULTEM更稳,纯钛最好让商家做“倒边”处理,减少内应力。
把上面每一步都过一遍,基本不会再踩“轻但不合适”或“合适却压脸”的坑。轻量与尺寸并不冲突,关键是用数据说话,别被模特图带节奏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