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业互联网平台到底有哪些主流玩家?
国内常被提及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大致可分为三类: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 制造巨头自建平台:海尔卡奥斯、树根互联、美的Midea IoT,依托自身产线经验,场景颗粒度细。
 - ICT大厂通用平台:华为FusionPlant、阿里云supET、腾讯云WeMake,强调跨行业PaaS能力与生态规模。
 - 垂直领域新锐:宝信xIn³Plat聚焦钢铁、东方国信Cloudiip深耕能源,提供行业Know-How。
 
如何快速判断自家工厂需要哪类平台?
自问自答: Q:产线设备老旧,协议封闭怎么办? A:优先看平台边缘网关兼容列表,若Modbus、OPC UA、CNC宏程序都在支持行列,可节省80%改造成本。
Q:订单波动大,需要弹性扩缩容? A:选择云原生微服务架构的平台,容器化部署让产线APP在旺季一键扩容,淡季自动缩容,费用随用随付。
选型七步法:从需求到POC的落地路径
- 业务痛点优先级排序:停机损失>能耗>质量追溯,用数据量化。
 - IT/OT现状盘点:网络切片、工控机型号、ERP版本全部列表。
 - 预算边界划定:CapEx与OpEx比例,订阅制还是买断制。
 - 供应商短名单:用Gartner魔力象限+本地案例双重过滤。
 - 技术验证清单:时延<50ms、并发10万点、99.9%可用性。
 - POC场景设计:只选一条产线,跑设备OEE提升3%的小目标。
 - 商务条款谈判:源代码托管、数据主权、退出机制写进合同。
 
成本陷阱:订阅费之外的隐藏账单
很多CIO只对比平台License,却忽视:
- 边缘盒子硬件:每台5000-15000元,产线数量直接乘积。
 - 数据流量费:视频AI质检每天可产生200GB上行流量。
 - 实施人天:行业顾问4000元/人天,一个中型项目往往需200+人天。
 - 二次开发:API调用超套餐后,0.01元/次在月底会变成惊人数目。
 
安全合规:等保三级与数据跨境红线
自问自答: Q:外资工厂能否把产线数据传到海外总部? A:需通过数据出境安全评估,关键信息基础设施(CII)目录内的产线原则上本地存储。
Q:如何低成本过等保三级? A:选择已内置国密算法、堡垒机、日志审计的平台,复用其现成安全模块,可节省第三方测评30%时间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ROI测算:从设备利用率到碳排收益
以注塑车间为例,部署平台后:
| 指标 | 改造前 | 改造后 | 年化收益 | 
|---|---|---|---|
| 设备OEE | 62% | 75% | +210万元 | 
| 单位能耗 | 0.85 kWh/kg | 0.72 kWh/kg | +90万元 | 
| 碳排交易 | 无 | 1200吨CO₂ | +60万元 | 
投资回收期=1.8年,若叠加政府技改补贴,周期可缩短至14个月。
未来三年演进:从平台到工业操作系统
技术迭代路径清晰可见:
- 低代码工业APP:工艺工程师用拖拽方式即可编排AI质检流程。
 - 数字主线(Digital Thread):从PLM到MOM的数据流全贯通,变更单实时下发。
 - 工业元宇宙:AR眼镜巡检,专家远程标注故障点,培训时间减少50%。
 
提前布局开放API生态的平台,将像智能手机时代的iOS一样,成为工厂“操作系统”的标准制定者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  			
    		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