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城市互联网指数报告_2024年哪些城市领跑数字经济

新网编辑 45 0

什么是“中国城市互联网指数”?

中国城市互联网指数报告由工信部下属智库联合多家数据公司发布,以网络基础设施、数字产业规模、政务数字化、居民数字生活四大维度为核心,对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进行量化评估。2024版报告首次引入“AI原生应用渗透率”“数据要素流通活跃度”两项新指标,权重各占10%,直接影响了最终排名。

中国城市互联网指数报告_2024年哪些城市领跑数字经济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2024年TOP10城市榜单揭晓

  • 北京:综合得分94.8,AI原生应用渗透率全国第一,政务云覆盖率100%
  • 深圳:数字产业规模指数领先,每万人拥有5.2家独角兽企业
  • 上海:数据交易所年交易额突破200亿元,跨境数据流动试点成效显著
  • 杭州:居民数字生活指数最高,移动支付人均月频次达186次
  • 广州:工业互联网平台接入设备数全国第一,达380万台套
  • 成都:西部首个“双千兆”城市全覆盖,IPv6活跃用户占比超70%
  • 南京:政务数字化单项得分第一,95%的行政许可事项可“免证办理”
  • 苏州: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投入强度最高,规上企业上云率92%
  • 武汉:光电子产业集群贡献数字经济增加值38%,5G基站密度中部第一
  • 重庆:数据要素流通活跃度增速最快,年度增长率达47%

为什么杭州能超越广州进入前四?

报告给出的关键解释是“数字生活场景密度”。杭州每平方公里拥有23个无人零售终端、17个智慧停车场、9个共享充电网格,远超广州的12、11、5。此外,杭州居民使用数字医保结算比例达89%,而广州为72%。


中西部黑马:合肥与贵阳的跃升逻辑

合肥:量子通信带动“硬科技”互联网

合肥2024年排名上升11位至第18名,核心动力来自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的产业化。其衍生企业“本源量子”开发的量子云平台已接入全球1.2万名开发者,直接拉动本地高端服务器采购量增长240%

贵阳:数据要素“淘宝村”模式

贵阳经开区打造的“数据要素流通服务站”,允许中小企业将脱敏数据像商品一样挂牌交易。2024年累计撮合数据产品交易3.1万笔,平均单价下降60%,但交易量增长18倍,形成典型的“长尾市场”效应。


报告透露的三大隐藏趋势

  1. “县域数字鸿沟”首次缩小:全国百强县中,有62个的5G下行速率超过市区平均水平,主要得益于700MHz低频基站的广覆盖。
  2. “银发数字力”成为新变量:60岁以上网民占比高的城市(如南通、扬州),在“数字健康服务”单项得分普遍高出同级别城市15-20分。
  3. “绿色算力”权重将提升:2025版报告拟将数据中心PUE值纳入考核,目前乌兰察布、中卫等“冷数据”城市已开始提前布局。

企业如何借势布局?

跨境电商为例,报告建议优先选择“数字基础设施指数>80且数据跨境流动试点”的城市:

  • 上海临港: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带宽达1T,适合高并发直播电商
  • 深圳前海:跨境支付单笔限额提升至50万美元,适合B2B大额贸易
  • 成都天府:中欧班列数字提单试点,物流信息可上链存证,降低纠纷率

常见疑问解答

Q:三四线城市还有必要做数字化投入吗?

A:报告将城市分为“创新策源型、产业承接型、特色应用型”三类。例如泉州作为“特色应用型”代表,通过“鞋服产业+抖音电商”模式,2024年直播带货GMV增长220%,证明精准场景比全面铺开更有效

中国城市互联网指数报告_2024年哪些城市领跑数字经济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Q:个人如何根据指数选择发展城市?

A:技术人才可锁定“AI原生应用渗透率”前10城市;生活服务创业者关注“数字生活指数”增速榜,如长沙、佛山2024年增速超25%;制造业从业者则看“工业互联网平台接入设备密度”,苏州、青岛、宁波位列前三。

中国城市互联网指数报告_2024年哪些城市领跑数字经济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