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我的电路板实验总是失败?
在最初的三次实验中,我的板子要么不上电,要么芯片过热。问题集中在虚焊、短路、极性反接这三类。通过记录每一次失败现象,再对照原理图逐一排查,发现80%的故障源于焊接缺陷。只要掌握系统化的排查思路,就能把调试时间从两天压缩到两小时。

焊接缺陷有哪些典型信号?
- 冷焊:焊点表面灰暗、带颗粒感,轻拨元件会晃动。
- 桥连:相邻两脚之间出现发丝状锡丝,万用表蜂鸣档可测到短路。
- 立碑:贴片电阻一端翘起,形似石碑,通常因两端焊盘受热不均。
- 锡裂:焊点边缘出现环形裂纹,震动后易开路。
如何用万用表三步定位故障?
第一步:断电测阻值
断开电源,用200Ω档量电源正负极阻值。若读数接近0Ω,说明存在短路;若读数无穷大,可能保险丝或铜箔断裂。
第二步:上电测压降
给板子供额定电压,用直流档测芯片VCC与GND脚。若电压低于4.5V(5V系统),说明供电路径压降过大,重点检查电源线焊盘与过孔。
第三步:动态测信号
用示波器探头点晶振两脚,正常应看到等幅正弦波。若波形畸变,多半是晶振负载电容虚焊,补焊后波形立即恢复。
热风枪拆焊的正确姿势
遇到QFP封装芯片大面积虚焊,用烙铁拖锡容易连锡。改用320℃、风量3档的热风枪,沿芯片四周螺旋式移动,10秒即可整片均匀熔化。此时轻推芯片,若能整体滑动,说明焊盘全部浸润,再自然冷却即可。
助焊剂到底该怎么选?
免清洗助焊剂虽然方便,但活性较弱,对付氧化严重的焊盘力不从心。改用RMA型松香助焊剂,残留物透明,焊后光泽度高;若追求极致可靠,可用水洗型助焊剂,焊后用去离子水冲洗,避免离子残留腐蚀。

如何一次性通过功能测试?
- 先测电源:空载上电,看电流是否小于20mA,排除短路。
- 再测时钟:示波器测晶振波形,确认MCU已起振。
- 最后测通信:USB转串口连接PC,发送AT指令,若回显OK,则MCU、电平转换、USB接口全部正常。
实验心得:把失败数据变成资产
每次实验后,我把故障现象、排查步骤、最终原因记录在Notion表格里。三个月后回看,发现短路集中在0402电容,原因是焊盘间距太小;虚焊多出现在排针,原因是烙铁温度不足。根据数据调整工艺:0402改用钢网+回流焊,排针改用350℃高温烙铁,良率从65%提升到92%。
常见疑问快问快答
Q:芯片烫手一定是短路吗?
A:不一定。先测电流,若电流正常,可能是负载过大或散热不足。
Q:焊锡总是粘到烙铁头上怎么办?
A:烙铁头温度高于焊锡熔点50℃即可,过高会加速氧化;每次焊接后镀一层新锡保护。
Q:BGA焊球如何检查?
A:用X-Ray透视看焊球是否塌陷、空洞;若无设备,可在芯片四角加压,若功能恢复,说明底部虚焊。
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