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增速放缓了吗?先看三组官方数据
央行《Q1支付体系运行报告》显示,**2023年网络支付业务笔数同比增长18.6%,较2022年下降4.2个百分点**;但单笔金额却从286元提升到315元,**客单价上涨9.9%**。这意味着规模扩张趋缓,**价值深度却在加强**。

二、为什么增速曲线出现“拐点”?
1. 监管趋严,牌照红利减弱
2023年共注销小贷牌照47张,**存量机构数量首次负增长**。合规成本抬升,**中小平台被迫退出**,市场集中度CR5从58%升至67%。
2. 流量见顶,获客成本飙升
QuestMobile数据显示,**金融类APP月活增速跌破5%**,而信息流投放CPA均值突破180元,**三年翻了三倍**。平台不得不转向**存量用户分层运营**。
3. 利率下行,利差空间压缩
一年期LPR降至3.45%,**消费贷平均利率却下探至9.8%**,利差仅剩6.35个百分点,**较2020年收窄2.1个百分点**。盈利模型从“规模利差”转向“服务费+科技输出”。
三、2024年还能保持高增长吗?四个增量引擎正在启动
1. 产业金融下沉:从C端到B端
网商银行“大雁系统”已覆盖**30万制造业小微**,户均授信提升至120万元,**不良率控制在1.2%以内**。产业场景金融的**年化增速仍达35%**,远高于C端。
2. 数字人民币场景爆发
截至2024年3月,**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超560万个**,交易金额突破1.8万亿元。钱包开立数量环比增速**连续5个月保持20%+**,带动支付机构**新增手续费收入超40亿元**。

3. 跨境支付蓝海
一带一路沿线国家**跨境电商GMV年增28%**,连连国际、PingPong等机构通过**本地清算网络+实时汇率锁汇**,将到账时效从T+3缩短至**T+0**,手续费降至**0.3%**。
4. AI风控降本增效
度小满“磐石”风控系统使**单户授信审批时长从2小时压缩至15秒**,坏账率下降0.8个百分点。AI模型迭代周期**从季度缩短至周级**,直接释放**15%人力成本**。
四、用户最关心的三大疑问
疑问1:现在上车投资互金平台晚不晚?
头部平台估值已回落至**PS 3-5倍区间**,低于2020年峰值一半。若选择**持有网络小贷+征信+支付全牌照**的标的,**PEG<1**仍具安全边际。
疑问2:普通人如何分享行业红利?
- 购买**中证金融科技主题ETF(516100)**,前十大持仓含东方财富、同花顺;
- 参与**银行系理财子公司的“科技成长”主题产品**,年化波动率控制在8%以内;
- 使用**零钱通、余额宝**等现金管理工具,**七日年化2.1%**仍高于活期十倍。
疑问3:中小平台如何突围?
聚焦**垂直场景**成为共识:如“分期乐”切入3C租赁,“我来数科”深耕医美分期。**单一场景GMV占比>60%**的平台,**获客成本可降低40%**。
五、未来三年增速预测:分化而非衰退
艾瑞咨询最新模型显示,**2024-2026年行业复合增速将维持在12%-15%**,但结构显著分化:

- **C端消费信贷**:年增速或跌破10%;
- **B端供应链金融**:年增速有望保持25%+;
- **跨境支付**:受益于RCEP关税减免,**年增速或达30%**。
换句话说,**行业总量仍在膨胀,但增长逻辑已从“流量”转向“留量”**。谁能率先完成**牌照、场景、技术**的三重卡位,谁就能吃到下一轮红利。
评论列表